多目标决策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多目标决策法(Multi-objective decision-making method)

多目标决策法的概念

多目标决策是对多个相互矛盾的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选优,然后作出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它是 20世纪 70年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管理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多目标决策与只为了达到一个目标而从许多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的一般决策有所不同。在多目标决策中,要同时考虑多种目标,而这些目标往往是难以比较的,甚至是彼此矛盾的;一般很难使每个目标都达到最优,作出各方面都很满意的决策。因此多目标决策实质上是在各种目标之间和各种限制之间求得一种合理的妥协,这就是多目标最优化的过程。

多目标决策法的基本原理

从人们在多目标条件下合理进行决策的过程和机制从上分析,多目标决策的理论主要有:多目标决策过程的分析和描述;冲突性的分解和理想点转移的理论;多属性效用理论;需求的多重性和层次性理论等。它们是构成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

在多目标决策中,有一部分方案经比较后可以淘汰,称为劣解;但还有一批方案既不能淘汰,又不能互相比较,从多目标上考虑又都不是最优解,称为“非劣解”(或“有效解”、“帕累托解)。

多目标决策的方法

多目标决策的方法很多,有的要用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目标规划等方法。这里只介绍一下多目标决策中方案有限的几种方法。对于多目标的方案有限的决策问题一般先采用列表的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