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耳病什么是耳病-耳病专题
耳病的辨证是以望、闻、问、切四诊,就全身和耳的局部症状结合起来,在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辨耳鸣、耳聋
(1)耳鸣暴发,声音大,听力下降,多为肝胆之火上逆,或痰火郁结上扰清窍。
(2)耳鸣渐发,声音细,听力逐渐下降,多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或气血亏耗,耳失濡养。
(3)耳鸣如蝉鸣者,多属肝肾或心肾虚损,气血不足之证;耳鸣如潮声、风声者,多属肝胆热盛,邪气壅阻耳窍之证。
(4)暴聋多以风、热、湿邪壅塞耳窍或有盯聍、异物堵塞;渐聋多以肝、肾、脾等脏腑虚损为主。
(5)年老听力不灵,无流脓史,多为肝肾两亏,气血不足,不能上荣所致。
(6)因耳内流脓而致耳鸣、耳聋者,以脓液的辨证为主。
辨耳脓
⑴新病耳脓稠黄,多为肝胆火热上蒸耳窍,灼腐肌膜。黄而量多者,多属湿热熏蒸。脓中夹血者,多为肝经火热,热伤血分。
⑵久病脓液清稀而量多,或牵丝如胶者,多为脾虚有湿。如脓液清稀而量不多者,多为肾虚,虚火上炎。
⑶脓液中有豆腐渣样物,带有臭味,多为肾元亏虚,湿热邪毒滞留,蒸灼肌膜,蚀及骨质,属正虚邪实之证。
作为人体的听觉器官,耳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样,耳朵也容易患上一些疾病。如果不及时正确地治疗和用药,或许美妙的声音真的会在你耳边永远消失。具体地说,耳病治疗的目标是消除临床症状,使患耳恢复听力和正常的前庭功能。耳部感染一般以局部用药为主,有些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对内耳有毒性作用,应慎用。在急性炎症阶段应辅以全身治疗。
护理耳朵的一些常识
耳廓外伤、冻疮时要严格防止感染。特别是绿脓杆菌感染,因为此细菌可引起耳廓软骨膜炎、软骨坏死,最终导致耳廓畸形(菜花样耳)。
远离噪音和爆炸现场。(包括放爆竹),因为较大的噪音可引起噪音性耳聋,而爆炸声会造成爆震性耳聋。
戒除掏耳朵的习惯。掏耳可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并发感染,使听力下降。
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加上耵聍(即常说的耳蚕、耳屎)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若原来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内可引起中耳炎复发。
夏季游泳前需作体格检查,有外耳道炎、鼓膜穿孔等疾病者,必须在矫治之后才宜游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