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式攻击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太平洋战争中最有名的日本轰炸机,粗而圆的机身象极一根大雪茄,日军称做飞行雪茄,早期的型号无任何装甲保护,因此很容易被美军击落,被戏称为飞行的打火机(FlyingLighter),后期安装了装甲与防弹油箱,但总是大量被击落,非常的倒霉,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与海军头号王牌西泽广义都是做为乘客乘坐1式陆上攻击机时被击落,1945年8月19日运载着日本投降谈判团前往硫磺岛美军基地的也是1式陆上攻击机

1式陆上攻击机的研制计划是海军1937年提出的12试陆攻计划,当时需要设计96式陆上中攻的后续型,海军提出12试陆攻要有比96式陆上中攻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载弹量。1939年样机试飞,厂方编号G4M,但G4M试飞期非常漫长,直到1941年海军才决定正式采购G4M并给予1式陆上攻击机的称呼,太平洋战争初期1式攻击机少量参战,战争初期日军海军轰炸机得到了0战的有效保护,1式凭借大航程和高速度与96式陆攻一道,在太平洋战场逞凶一时,但1式陆攻取代了96式陆攻以后,美军已经找到了对付0战护航的战术,面对采取打了就跑战术的美机,0战再也无法有效的严密保护轰炸机了,没有装甲没有自封闭油箱的1式陆攻非常容易被击落,很快就得到了个空中打火机的称号,虽然如此,1式陆攻在整个大战中一直服役于日本海军,行踪遍及整个太平洋战场,绝对是战时日本海军的主力岸基轰炸机

翼面积

78.12m2

自重

7,000kg

最大重量

9,500kg

最大航速

426km/h(高度4,200m)

续航距离

2,852~4,288km

上升限度

8,500m

螺旋桨

3叶定速变矩螺旋桨

发动机

标称1410马力三菱[火星]11型复列星型气冷14缸发动机_2

乘员

7名

武装

20MM旋回机炮_1(机尾),7.7MM旋回机枪_4航空鱼雷_1或航空炸弹1000kg

总生产数

2416架

主要型号

11型(G4M1):初期生产型。一部分安装[火星]15型发动机

12型(G4M2):公司内部对22型试制计划机的呼称

13型(G4M1):安装[火星]15型发动机的11型机在公司内部的称呼

22型(G4M2):安装[火星]21型(标称1680马力)发动机,使用4叶螺旋桨,载弹量增加

22甲型(G4M2):安装了雷达的22型,机身侧面机枪用20MM机炮取代

22乙型(G4M2):22甲型机身上部换装长身管机枪,相应改变了机身枪塔设计

24型(G4M2A):安装[火星]25型(标称1680马力)发动机,其余与22型相同

24甲型(G4M2A):安装[火星]25型(标称1680马力)发动机,其余与22甲型相同

24乙型(G4M2A):安装[火星]25型(标称1680马力)发动机,其余与22乙型相同

24丙型(G4M2A):前方旋回机枪改为13MM口径机枪

24丁型(G4M2E):樱花弹母机,改造了炸弹舱,防弹装甲增强

25型(G4M2B):安装[火星]27型发动机的试验型

26型(G4M2C):安装[火星]25乙型(燃料喷射式)发动机的试验机

27型(G4M2D):安装[火星]25乙型(附带推力排气装置)发动机的试验机

34型(G4M3):24型的防御装甲加强型,续航距离缩小

34甲型(G4M3):22甲型,24甲型按34型做了同样修改的修改型

34乙型(G4M3A):22乙型,24乙型按34型做了同样修改的修改型

34丙型(G4M3A):24丙型型按34型做了同样修改的修改型

36型(G4M3C):安装[火星]25乙型(燃料喷射式)发动机的型号,与26型相同

36丁型(G4M3E):36型改装的樱花弹母机

37型(G4M3D):安装[火星]25乙型(附带推力排气装置)发动机的型号,与27型相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