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皇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唐朝哀皇后裴氏哀皇后是唐武则天长子李弘的嫔妃。据《新唐书》记载,李弘,字宣慈,生前为太子,上元二年(675年)不幸暴死,诏赠谥为“孝敬皇帝”,时年24岁。葬于缑氏景山,庙号“恭陵”,“制度尽用天子礼”。次年太子妃亡,九年后追谥“哀皇后”陪葬恭陵。其墓位于洛阳偃师市缑氏镇唐恭陵园内 。(注:位于偃师市缑氏乡滹沱西南景山之巅的唐恭陵,是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李弘的陵墓。太子李弘的陵墓,俗称“太子冢”。其北为哀皇后的寝陵,俗称“娘娘冢”。)

参考资料:(引自:未登基的皇帝——孝敬皇帝陵系列之四并未落幕的大唐气象 http://epaper.dahe.cn/dhb/htm2005/t20051017_284037.htm)

文献中,关于哀皇后的记载极少,但即便这样,和李弘一样,哀皇后的死也有不同的说法。

当初,高宗和武后为太子选定的妃子是司卫少卿杨少俭的女儿,她美貌出众,温文尔雅,但在准备结婚前,这位美妙佳人被花花公子也是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糟蹋”。这样,三年后的咸亨四年(673年)二月壬午,裴居道的女儿才又被纳为皇妃。

一种说法是,太子弘死后四年,其妃裴氏也死了,武则天想起自己的爱子,就追封裴氏儿媳为哀皇后,陪葬恭陵。

另一种说法是,裴氏在宫中孤独地度过45年后去世,开元六年(718年)“夏五月乙未,孝敬哀皇后纎于恭陵”,而在《全唐文》里宋温璩代朝廷作《哀皇后哀册文》则为第二天:“维开元六年岁次戊午夏五月甲午朔三日景申,哀皇后裴氏梓宫启自先殡,将迁纎于恭陵之山茔,礼也。”

还有一种说法是,李弘是有后裔的,其后裔到现在还有。

在恭陵,一位李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白云岭下史家湾村居住着一李姓家族,该族人丁兴旺,历史久远,和睦团结,名人辈出。据老人们传说,该姓始祖即唐孝敬皇帝李弘之子李罡。上元二年(675),李弘在东都洛阳合璧宫绮云殿暴亡后,皇宫内部诸皇子之间为了争夺东宫太子之位,互相倾轧,残酷争斗。裴妃当时身怀六甲,害怕此子将来成为皇宫斗争的牺牲品,就以太子刚故不愿见人为由,深居皇宫,隐瞒了身怀六甲的实情。待孩子出世后,借后宫敕放宫女之机,设计将太子带出宫外,寄养于白云岭下景山北麓。而裴妃因思君念子,郁郁寡欢,不久即随李妃而去,数十年后,裴妃寄养之子复姓李,正名为罡。

这时,皇宫已知李罡的真正身世,拟复其名位,而李罡甘愿一生以农为本,并嘱其子孙勿攀权贵,以桑田为业,与人为善,与世无争。每逢清明节后,居住在史家湾村的李氏后裔,即到恭陵前焚香摆供,祭祀自己的先祖。

2.后唐哀皇后孔氏后唐闵帝李从厚的皇后,因父亲孔循向明宗宠妃王氏行重贿,孔氏得以被明宗纳为儿媳。李从厚即位,立为皇后。末帝李从珂杀闵帝之后,因闵帝曾杀死他的一双儿女,便杀死孔皇后和她四个儿子以报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