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概述鸡西煤田为中国东北聚煤区东部的晚侏罗世煤田。它位于黑龙江省东部鸡西市及鸡东县,并伸入邻接的密山、穆棱、林口三县,面积约34km2。产炼焦煤。
2.地质构造晚侏罗世煤系在黑龙江省东部形成于广阔的近海古地理环境,经中生代末构造变动,以断块及宽缓褶皱形式部分保存于鸡西煤田。煤田基底为中、下元古界麻山群,出露于煤田外围。煤田中部东西走向的平麻逆断层将煤田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一轴向东一西的向斜构造,北翼缓、南翼陡,并被平麻逆断层切断,翼部由煤系组成,轴部为下白垩统;南部为一向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发育有轴向北东的次级向、背斜,主要由煤系及其上覆的下白垩统组成。中生代末的岩浆活动对煤田影响不大,仅在张新矿见有闪长斑岩,以岩床形式侵入部分地段的煤层。
3.煤系鸡西煤田的含煤地层以一套陆相地层为主,夹1~2层滨海相沉积,厚数百米至2000余米,称鸡西群。其时代归属有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两种意见。鸡西群可分三组,自下而上为:
1)滴道组:由砾岩、砂岩、泥岩、炭质泥岩组成,夹薄煤数层,局部地区有安山岩和块集岩,全组厚0~400m。
2)城子河组:由砾岩、砂岩、泥岩、凝灰岩及煤层组成,全组厚70~1100m。
穆棱组:由砾岩、砂岩、泥岩、煤层组成,含多层凝灰岩及凝灰质岩层,全组厚150~900m。
3)城子河组及穆棱组为鸡西煤田内主要含煤地层。城子河组含煤层7~40余层,其中可采煤层3~17层.由西往东煤层层数增多,平均可采煤层总厚度9.95m。穆棱组含煤层10~17层,其中可采煤层2~7层.由西往东煤层层数减少,平均可采煤层总厚度5.65m。在鸡西煤田东部红火一带的新第三系中,夹有褐煤层,部分地区达可采厚度。
4.煤炭资源鸡西煤田的煤炭资源量约17GT,探明煤炭储量3GT。煤种以1/3焦煤为主,其次为焦煤、肥煤、瘦煤。另有部分弱粘煤及长焰煤。煤质为中等灰分,硫分很低,适于炼焦。
5.开采条件鸡西煤田的煤层以薄煤层为主,少量为中厚煤层,倾角一般为倾斜及缓倾斜,构造复杂程度中等。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属坚硬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类型。该煤田中的生产矿井大部属高瓦斯矿井,少数为低瓦斯矿井,部分为瓦斯突出矿井。煤层无自然发火倾向,但煤尘爆炸危险性较大。地温梯度高,对煤矿深部开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