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地处郑州西南30公里,西邻中岳嵩山,因境内有座密岵山而得名。1993年撤县设市,辖14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区域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辖区人口约72万。新密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境内名胜古迹有黄帝埋藏兵符、练兵讲武的遗址黄帝宫;有以壁画、石刻闻名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打虎亭汉墓;有夏商周断带课题组在全国确定的四个探点之列的曲梁乡大樊庄遗址和刘寨新寨遗址;有郑州地区现存最完整的清代县衙等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新密市加大工业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了耐材、造纸、建材、煤炭四大支柱产业,综合经济实力在中原地区名列前茅。
新密市人民法院成立于1952年,由最初的一科二室发展到现在的23个内设处、庭、室、队、科和10个人民法庭。现有干警233人,具有本科学历91人,大专学历139人。具有法官资格的109人,其中:四级高级法官18人,一级法官22人,二级法官36人,三级法官21人。
2000年至2005年共受理各种案件25000件,审执结23800件,判处犯罪分子5000余人。审理了许多大案要案,其中,在全国有影响的案件5件,引起最高人民法院的重视,一次下发司法解释,填补了同类案件在审判依据上的空白。近年来,该院在审判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推进法院改革,例如:法院立审分立、审监分立等经验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传达,并在全国推广。
刑事审判突出抓好与上级法院、当地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检察机关的关系协调,从组织原则上,法律程序上,社会监督上实现刑法本来的公正价值。该做法受到了中院领导的重视。例如审理备受中央领导关注的郑煤集团大平煤矿“10.20”重大责任事故案;受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及公安部关注的中国家庭教会主席张荣亮偷越国(边)境案;致全国一级英模、原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死亡的王学军交通肇事案等在全国有影响的案件,审判水平受到了高层领导的肯定。
民商事审判着重抓好两个机制的运行,一是进一步创新调解机制,在郑州市法院系统率先成立了专司调解职能的速裁审判庭,对简单的民商事案件,简化不必要的诉讼程序,用简便快捷的方法进行处理,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速裁庭成立仅7个月,就结案87件,自动执行68%,调解和好率达80%,而且80%以上的案件是在一个工作日内结案。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和河南电视台《中原焦点》栏目相继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二是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其一,坚持为厂长经理出法律点子;其二,为农村承包经营户规范完善合同;其三,积极向有关经济组织提出司法建议,帮助企业避免和减少市场风险。
行政审判和非诉行政执行方面,注重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沟通与联系,加大业务指导,定期分批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积极配合全市中心工作,支持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特别是在2005年开展了计划生育案件专项执行活动,集中执结疑难复杂计生案件168件,有力支持了全市计划生育工作。
在审判监督方面,除对再审案件正常审理外,一是对生效案件监测评查,二是对未生效的判决慎重把关,对一审裁判文书生效后,按院长发现报审委会决定进入再审程序进行纠正,这样既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又减轻了中院的工作压力。市中院贾纪鑫院长在工作简报上看到了该经验介绍后,做出了重要批示,并予以肯定。
为进一步解决执行难问题,采取了一些新的执行措施,一是立案时要求当事人必须提供执行财产,进行财产保全,避免执行通知书送达,被执行人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二是让当事人签定执行风险协议,对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的案件,告知当事人可能存在执行风险,客观上执行不了,不能上访“告状”。三是完善听证制度,增强工作制度的透明度。四是为市委市政府排忧解难,做好依法收贷工作。五是对扣押财产统一管理拍卖。2005年,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601件,执结1440件,执结率达90%,与去年同比增长六个百分点,执结标的额达一亿多元。
2005年“十一”前夕,在郑州中院和地方党委、人大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座“全省第一”的基层法院审判办公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该大楼总占地45.72亩,办公大楼及审判庭总面积18300平方米,主楼九层(局部十层),安装有中央空调系统和多功能局域网络系统。11月6日,省法院李道民院长,安东副院长,郑州市委康定军副书记,郑州市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姚待献,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贾纪鑫院长,郑州市检察院李自民检察长等省、市领导专程到该院参加并出席升旗仪式。看到这座宏伟壮观、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审判办公大楼李道民院长满意的说:“你们这座楼在全省基层法院可是第一啊!”
“雪消北岸寒将去,花发南枝春又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密法院也在新年开岁之际迎来了他的新院长———原郑州中院立案庭庭长杨相峰。今年44岁的杨相峰于1988年从部队专业到郑州中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等职,近20年的法官生涯使他具有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是中院中层干部中的精英。从2006年元月下旬正式到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