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李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张李乡位于寿县西南60公里,西临淠河与霍邱县相望,东接板桥镇,南连隐贤镇,北邻迎河镇,该乡于1992年由原张李、时寺两个乡合并而成。全乡土地面积7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58平方公里,乡辖22个建制村、两个街道,共380个村民组、12067户,现有人口54513人。

近年来,张李乡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到2006年底,该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48亿元,农民人民纯收入2320元。

农业是张李乡的基础产业,多年来,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经营特色,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农业以东部(原张李乡)的两熟制(优质小麦或杂交油菜+水稻)和西部的多熟制(小麦+打瓜+杂交玉米)为主要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林业、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皖西最大的杨树、苗木、花卉之乡”。年生产杨树苗木160万株,花卉9万株。依托乡内梁家湖、潭子湖的水面资源,建成了环湖水产养殖带。即梁家湖渔场和潭子湖渔场。2006年底,该乡共建成优质粮油基地8.7万亩(其中小麦3.5万亩、油菜1.2万亩、早稻4万亩),实现粮食总产3.5万吨,年出产水产品3149.7吨,生猪6.1万头。

种养基地的扩大,促进了乡内二、三产业的发展,至2006年底,该乡共发展木材加工、贩运企业10家,粮食加工、贩运企业2家,打瓜籽加工贩运企业5家,羽绒加工企业1家。建成农副产品综合市场3个、羽绒专业市场1个。

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悄然生起。到去年底,该乡已成立打瓜种植协会和林木加工贩运专业经济合作组织2家,专业养殖组织正在筹建之中。专业经济组织共带动3000户以上农户从事专业生产,如打瓜、林木、苗圃等品种的生产、加工、贩运等行业。张李打瓜籽不但远销省外,而且已经成为县内廷龙瓜子等著名企业的抢手货。张李木材年交易量达4.3万方,远销上海、江苏、山东各地,实现经济效益2600万元。

丰富的自然资源、优惠的招商政策有力促进了该乡工业企业的发展。“十五”期间,该乡共引进外交项目23个,意向资金5000万元。近两年,该乡先后完成铁砂、饮料、包装等项目2个,年投资在1500万元以上。企业的引进解决该乡就业人口1400人,年增国、地税80万元。

张李乡交通状况正不断改善。目前,省二级公路石集至李台6.5米沥青路正在施工之中,预计今年11月底竣工,该工程投入使用后,将成为该县县城通往六安市的主要道路之一。乡内高瓦至幸福涵水泥路也即将完工,该乡直通迎河、板桥将更加便利。同时,今年乡政府正筹建11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工程,项目完成后,该乡交通状况将有一个大的提升,全面实现乡内村村通、乡际互通、直接县市,给农民生产生活和该乡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张李乡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乡卫生院配备了B超机、X光机、心电图等检验设备,为全乡人民提供了良好的就医条件。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现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3所、幼儿园2所,分布于乡域各村。邮政、电信、文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为促进该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和谐张李建设步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李乡有着浓厚的重学、重农、重商民风,多年来,该乡现居村民及外出创业人员形成了敢于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各条战线上均涌现了优秀杰出人才。

行政辖区

隐北村

[1]郭元村

九塘村

高台村

后楼村

老滩村

孙庙村

时寺村

油坊村

韩店村

染坊村

徐楼村

南场村

李套村

张李村

先锋村

马郢村

陈岗村

塘北村

幸福村

迎东村

迎南村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总人口

42850

22500

20350

家庭户户数

11606

家庭户总人口(总)

42815

家庭户男

22473

家庭户女

20342

0-14岁(总)

11479

0-14岁男

6382

0-14岁女

5097

15-64岁(总)

27851

15-64岁男

14417

15-64岁女

13434

65岁及以上(总)

3520

65岁及以上男

1701

65岁及以上女

181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263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