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者象棋
* 1 起源
* 2 玩法
* 3 与中国象棋比一比--子力价值
* 4 说起炮
o 4.1 新版的炮的优点
o 4.2 新版的炮的缺点
* 5 起手法,杀法
* 6 简单化
* 7 其他连结
* 8 外部连结
起源
* 中国象棋变体之一
* 想法是由网上得来的,因为有些人不满意有士象为何不出去打
* 玩法是由网上得出来的
原本"爱国者"的玩法只是把士象当小兵用[网上],但这实在太不合逻辑了。这是最新的改法
"仕相可以升变成兵" ---http://hk.messages.yahoo.com/Games/%B9C%C0%B8%BC%D6%B6%E9/threadview?.ck=&bn=game_chichess&tid=39178&mid=39178&tof=6&off=51 作者:黄晨 *2007年10月 ( * 联系地址:复旦大学化学系表面化学实验室,eMail:webmaster@elephantbase.net) 困境: 棋牌游戏是群众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像棋则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棋类游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是世界上会玩人数最多的棋类游戏 [1]。中国像棋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地位和价值是其他游戏所无法取代的。但是近年来,随著国内顶级像棋赛事的萎缩,中国像棋的群众基础有所动摇。尽管网际网路的发展带给中国像棋更多的机会,但是中国像棋在网路游戏中的地位却逐渐被边缘化 [2]。很多专业人士对中国像棋的前景表示担忧,甚至有人预言十几年後,中国像棋将只能在古玩商店中看到,而成为真正的「遗产」。
中国像棋之所以面临困境,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规则不统一。国内现行的像棋规则,处于中国规则和亚洲规则 [3]并存的状况,并且很多概念没有科学的定义,导致国内顶级比赛中出现很多争议的判罚。而在群众比赛中,遇到规则问题更是无所适从。二、先手方具有一定的优势,不容易通过其他方式补偿。三、和棋过多。尤其是在高水准比赛中,两位顶尖高手只要有一位一心求和,另一位就难有机会取胜。最後一个原因对中国像棋来说是致命的。国内一些顶级赛事的和棋率高得惊人 [4],频繁的和棋使得比赛的观赏性下降,严重阻碍了中国像棋的发展,有可能导致中国像棋的最终没落为了减少比赛的和棋率,很多像棋工作者做出不懈的努力,赛制改革也从来没有停顿过。胡荣华提倡采用「红和判负」的赛制,尽管遭到很多顶尖棋手的反对,但最近国内部分比赛采用了这一赛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赛制的改变是有限的,因而有些学者认为,要从根本上减少和棋,必须从改变规则入手。 借鉴 :谈到规则的变化,就不得不把国际像棋牵扯进来。国内有很多既擅长中国像棋,又精通国际像棋的好手,他们不仅比较中国像棋和国际像棋的异同,也希望两种棋类彼此借鉴。从中国像棋和国际像棋的历史渊源来看,每一种棋子代表了一个社会角色,棋子的走法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观念从中国像棋和国际像棋的历史渊源来看,每一种棋子代表了一个社会角色,棋子的走法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观念[5]。华旗(爱国者)的总裁冯军认为,国际像棋的每一种棋子都代表进步的观念,而中国像棋却并不如此,只有炮比其他棋子具有更积极的意义,所以将中国像棋的炮引入到国际像棋中,创造出「爱国者像棋」[6]。这种新兴的棋类游戏首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推广,并受到学生的青睐。更多的中国像棋爱好者,则是希望在中国像棋中引入新的元素。著名像棋棋谱编辑软体《像棋演播室》的设计师董世伟,其网名为「过河像」,寓意就是希望中国像棋的相(像)可以过河[7]。尽管过河像的这一设想并没有广泛传播,但其意义是深远的。
2006年4月,清华大学BBS站像棋版的一些网友,引进了国际像棋「升变」的思想,提出了仕(士)相(像)可以在原位升变成兵(卒)的走法 [8]。就文化观念上来说,木兰尚可替夫从军,作为主帅身边谋士的仕和相,也应可以拿起武器冲锋陷阵。 他们所指的新规则 仕(士)相(像)升变成兵(卒)的规则有以下几个要点:一、仕(士)相(像)只能在原来的位置,或走到另一个仕(士)相(像)的原来位置升变;二、仕(士)相(像)升变成兵(卒)需要花一步棋,变成的兵(卒)占据原来仕(士)相(像)的位置,下一步棋才能走;三、升变是不可逆的,即兵(卒)不能变回仕(士)相(像);四、升变後的兵(卒)同其他兵(卒)的走法一样,过河前每步只能前行一格,过河後才能横走。
新规则给中国像棋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趣味性和观赏性的提高。
目前中国像棋和棋太多,根本上的原因就是仕(士)相(像)缺乏进攻能力,在残局中仕(士)相(像)对进攻方往往没有任何贡献,相反防守方仕(士)相 (像)的存在却成为进攻方取胜道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碍。相比之下,国际像棋非常注重子力价值,只要进攻方最後多一个兵,取胜就有了50%以上的机会,因此开中局为了一个兵而你死我活,残局因为一个兵而错综复杂,这就增加了下棋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在允许仕(士)相(像)升变成兵(卒)之後,中国像棋的仕(士) 相(像)地位就如同国际像棋的兵,成了棋之灵魂。开中局很不起眼的仕(士)相(像),随著棋局的演化,在残局中将扮演决定性的作用。
升变赋予防守子力仕(士)相(像)进攻的能力,使得中国像棋不再是车马炮的艺术,转而成为整体战术和整体意识的艺术。旧规则下单车对士像全、单马对双士的局面,即使进攻方有仕相全也是和局,然而在新规则下,只要进攻方有一个仕或者相,就能奠定胜局。这样,弱方守和的机会就减少了,很多通过消极应战而坚守和棋的战术,在新的规则下就失效了。相反,很多看似平淡离奇的棋局,例如才一开局双方就兑去了双车,因为仕(士)相(像)具有升变的潜力而不再乏味。新规则给中国像棋带来新思维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
并非另一种棋
有人认为,在中国像棋中引进国际像棋的升变走法,就好比在国际像棋中引入了中国像棋的炮,它跟「爱国者像棋」没有区别。新规则是不是仅仅产生了一种新的棋类游戏,或者只能算是中国像棋的近亲或变种而已?这个问题需要从开局、中局、残局三个阶段分别加以阐述。
开局:
就开局而言,新规则尽管赋予防守子力仕(士)相(像)进攻的能力,但是转换这种能力付出的代价是惊人的,最直接的代价是放弃了仕(士)相(像)的防守能力。根据一般的开中局观点,原位兵(卒)的价值比仕(士)相(像)小得多,弃一个兵(卒)以保全一个仕(士)相(像)尚且值得,又有谁愿意把仕(士) 相(像) 变成底线的兵(卒)呢?其次,使仕(士)相(像)演变成具有进攻能力的过河兵(卒),其历程是漫长的,除了升变需要花费一步棋以外,兵(卒)从底线走过河还需要五步棋。开局阶段有「一子换三先」的说法,所以几乎不会出现仕(士)相(像)升变成兵(卒)的走法,原有的开局体系在新规则下将完全适用。
中局:
就中局而言,杀法是制胜的关键。很多利用仕(士)相(像)障碍的杀法,例如闷宫杀、铁门栓杀等,在新规则下是不是使防守方更容易弃子解杀呢?答案是否定的,原有的杀法在新规则下依然全部适用,因为升变需要花费一步棋,而升变後的棋子要等到下一步棋才能走。杀法讲究的是抢先,当杀法即将形成时,再去通过升变让仕(士)相(像)离开位置,至少需要花费两步以上的棋,解杀的希望非常渺茫。守势一方通过升变预先解除防守隐患的机会也很少,因为升变毕竟削弱了防守力量,而且变成的兵(卒)由于活动能力有限,更会成为阻碍防守的因素。
残局: 就残局而言,改变的只是残局定式,而残局中常用的等著、顿挫、封锁、困子等战术依然是适用的。至於中残局策略,不但大部分保留下来,而且有所发展。这里列举几点予以说明[9]: 一、中局的首选目标是把对方将死,实现这个目标要不惜一切代价。在新规则下,这个思想同样适用。二、获得子力优势时,要尽可能地加强进攻,进一步扩大子力优势。在新规则下,这个思想同样适用。三、在对方防守稳固,仕(士)相(像)不缺时,子力优势不足以取胜,要避免兑子。在新规则下,优势一方更应该把仕(士)相(像)升变成兵(卒)的可能性考虑进去,有时通过兑子简化局势是必要的。
历史意义
通过改变规则来提高观赏性和趣味性,或许会遭到很多专业棋手和棋迷的反对,但是纵观国际像棋的发展历史,每一次规则的变革不都经历过这样的风险和阻力吗?国际像棋源於印度的一种名叫「沙特兰兹」的棋,公元8世纪便形成了国际像棋的雏形,此後规则就一直在发展,像和後的走法直到15世纪才被确定,王车易位的走法诞生於16世纪,但直到19世纪才最终确定王车易位的位置,国际像棋最後一次走法的改变在1880年,增加了「吃过路兵」的规则[10]。国际像棋之所以能成为全世界的博弈游戏,原因之一就是它在不断变革规则,以适应各个时代的群众对趣味性和观赏性的需求。
玩法
* 帅,将,车,马,炮:照原来行法
* 士,相
┌─┬─┬─┬─Y─┬─┬─┬─┐
│ │ │ │\│/│ │ │ │
├─┼─┼─X─B─X─┼─┼─┤
│ │ │ │/│\│ │ │ │
├─┼─Y─B─士─B─Y─┼─┤
│ │ │ │ │ │ │ │ │
├─┼─┼─X─B─X─┼─┼─┤
│ │ │ │ │ │ │ │ │
├─┴─┴─┴─Y─┴─┴─┴─┤
│ 楚 河 汉 界 │
├─┬─Y─┬─┬─┬─Y─┬─┤
│ │ │ │ │ │ │ │ │
├─┼─┼─B─X─B─┼─┼─┤
│ │ │ │ │ │ │ │ │
├─┼─┼─X─相─X─┼─┼─┤
│ │ │ │\│/│ │ │ │
├─┼─┼─B─X─B─┼─┼─┤
│ │ │ │/│\│ │ │ │
└─┴─Y─┴─┴─┴─Y─┴─┘
1. 士相都可过河
2. 有几点位罝如果被封就不能走[分别以B,Y表示封的地方和不能走的地方
3. X,Y就是能走的位置[有点像日本象棋中的子的走法]
兵 只有一些小的更动
* 当兵进九宫的最底时 [即底兵] ,可反转此兵,成九宫兵
o 这兵可以在九宫中以帅的方式移动
o 如果要出九宫,要先到底线变回底兵,再出去
[编辑] 与中国象棋比一比--子力价值
子力价值[兵 = 1] 中象 爱国者
帅 OO OO
车 9 9
马 4 4
炮 4 2~10
士 2 4
象 2 4
九宫兵 5 7
看到这里的你一定会问...爱国者的炮为何是一个域来的?请看下文
说起炮
炮在爱国者,绝对是一只很神奇的棋子,因为炮在底线的攻力已经所馀无几,正面的炮架又多的是...
新版的炮的优点
* 在5只大子中移动次於车,可作塞人之子
* 可移动炮架多了,因士象都出了宫,正面攻杀能力大增
* 影子车战术:因为士/象的行法把底线基本上守得完美无瑕,用炮的攻法请看下图
1 2 3 4 5 6 7 8 9
┌─┬─┬─士─将─士─象─俥─┐
│ │ │ │\│/│ │ │ │
├─┼─┼─┼─┼─┼─┼─┼─┤
│ │ │ │/│\│ │ │ │
├─包─┼─┼─┼─┼─傌─┼─┤
│ │ │ │ │ │ │ │ │
卒─┼─卒─┼─卒─┼─卒─┼─卒
│ │ │ │ │ │ │ │ │
├─┴─┴─┴─┴─┴─┴─┴─┤
│ 楚 河 汉 界 │
├─象─┬─┬─┬─┬─┬─┬─┤
│ │ │ │ │ │ │ │ │
兵─┼─兵─┼─兵─┼─兵─┼─兵
│ │ │ │ │ │ │ │ │
├─┼─┼─┼─炮─┼─┼─┼─┤
│ │ │ │\│/│ │ │ │
车─┼─┼─┼─┼─┼─┼─┼─┤
│ │ │ │/│\│ │ │ │
└─傌─相─仕─帅─仕─┴─包─┘
九 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1. 包8进9 #仕四平二 #车8进9 将
其实这只是弃子的一种
* 其他人会因新玩法而忽视了炮
新版的炮的缺点
* 侧攻不强
* 在自己九宫用处才大
* 难用
* 多了炮架但也多了挡炮的子
* 没有近攻能力
起手法,杀法
原有的我都不说了
* 中路狂攻
o 定式:无
o 打法:炮入九宫用大量炮架攻人
例:
1 2 3 4 5 6 7 8 9
┌─┬─象─士─将─┬─┬─┬─┐
│ │ │ │\│/│ │ │ │
├─包─┼─┼─┼─┼─┼─┼─俥
│ │ │ │/│\│ │ │ │
傌─┼─俥─┼─象─┼─傌─包─┤
│ │ │ │ │ │ │ │ │
卒─┼─卒─┼─卒─┼─┼─┼─卒
│ │ │ │ │ │ │ │ │
├─┴─┴─┴─┴─士─卒─┴─┤
│ 楚 河 汉 界 │
├─┬─┬─┬─兵─┬─┬─┬─┤
│ │ │ │ │ │ │ │ │
兵─┼─兵─┼─傌─┼─兵─┼─兵
│ │ │ │ │ │ │ │ │
├─┼─傌─┼─炮─仕─┼─┼─┤
│ │ │ │\│/│ │ │ │
├─┼─┼─┼─仕─炮─┼─┼─┤
│ │ │ │/│\│ │ │ │
车─┴─相─帅─┴─┴─相─车─┘
九 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
o 如黑子般[下方]中路攻势强烈,就是其中一种打法
* 起士局
o 士的走法好像好差,但是它直走四步就能照将,又能在河界挡马,斜角走法更是无人能挡[只有直线才挡到],配车,炮二子可发挥出很强的威力
杀例:
1 2 3 4 5 6 7 8 9
┌─┬─┬─包─将─┬─┬─┬─┐
│ │ │ │\│/│ │ │ │
├─┼─┼─┼─傌─┼─┼─┼─┤
│ │ │ │/│\│ │ │ │
├─┼─┼─┼─┼─┼─┼─┼─┤
│ │ │ │ │ │ │ │ │
├─┼─┼─仕─┼─┼─┼─┼─┤
│ │ │ │ │ │ │ │ │
├─┴─┴─┴─┴─┴─┴─┴─┤
│ 楚 河 汉 界 │
├─┬─┬─┬─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士─┼─┼─┼─┼─┤
│ │ │ │/│\│ │ │ │
└─┴─士─帅─┴─┴─┴─车─┘
九 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红:包5平4 <?BR> 黑:仕六进二 将5平6 车二平四
简单化
* 去掉车马共4子,成了简单的版本
1 2 3 4 5 6 7 8 9
┌─┬─象─士─将─士─象─┬─┐
│ │ │ │\│/│ │ │ │
├─┼─┼─┼─┼─┼─┼─┼─┤
│ │ │ │/│\│ │ │ │
├─包─┼─┼─┼─┼─┼─包─┤
│ │ │ │ │ │ │ │ │
卒─┼─卒─┼─卒─┼─卒─┼─卒
│ │ │ │ │ │ │ │ │
├─┴─┴─┴─┴─┴─┴─┴─┤
│ 楚 河 汉 界 │
├─┬─┬─┬─┬─┬─┬─┬─┤
│ │ │ │ │ │ │ │ │
兵─┼─兵─┼─兵─┼─兵─┼─兵
│ │ │ │ │ │ │ │ │
├─炮─┼─┼─┼─┼─┼─炮─┤
│ │ │ │\│/│ │ │ │
├─┼─┼─┼─┼─┼─┼─┼─┤
│ │ │ │/│\│ │ │ │
└─┴─相─仕─帅─仕─相─┴─┘
九 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