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昌(1890-1952),东莞凤岗镇凤德岭村人。他出生于农民家庭。少年时在端风书院读书,1909年,到越南谋生;1910年,响应孙中山号召,回国参加同盟会;后来到香港一个华侨团体任职,发动华侨支持孙中山革命;1932年至1935年,回乡创办“纂香女子学校”。
张兆昌关心国事,扶贫济困,他经常资助贫困村民。1937年、1938年,张兆昌与共产党员张里夫毗邻,两人经常交谈国事,研究革命。1943年,他任塘沥乡乡长。因常与游击队交往,曾被日本侵略军抓到平湖,拘留一个月,遭到严刑拷打,后被乡绅保释。
1945年4月,他参加东纵领导的路东行政区国事座谈会和首届参议会,被选为副参议长,后任第二届路东行政委员会主任。1946年以后,任香港惠东宝人民救济委员会会长。期间,他掩护过革命同志,为游击队筹集资金和提供物资,对革命作出积极贡献。
1952年2月,张兆昌到宝安布吉华侨矿场视察,不幸失足坠入矿井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