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镇地处简阳市城北郊12公里,简阳两个新区建设的结合部,紧依沱江。全镇16个村,176个社,一个居委会,总耕地面积33065亩,其中田6511亩。
经过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共同努力,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8300万元,农业总产值392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6000吨,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9700万元,乡镇工业产值实现3240万元,乡镇工业增加值实现796万元,乡镇企业实现利税192万元,水产业总量225.0吨,出肥生猪2.3万头,出栏山羊1.8万只;出栏小家禽28万只;输出劳力7281人,年创收24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实现1836元,人平增收180元,计划生育率93.55%,比全市平均高0.3%,人口出生率为5.24%,比全市平均人口出生率低1.6%。
石钟镇始于清咸丰年间,以“石钟滩”成名,旧时水运业发达。“石钟滩场”苍桑多变,故名未改,沿袭至今。素有“石钟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能识得破,简阳卖至成都府”之传说。
全镇主产小麦、水稻、玉米、油菜及其他经济作物,畜牧业以生猪、山羊为主。有“水果基地之名,优质苗木培育之镇”的名称。
水利资源丰富,河面宽阔,是营造水上游乐的好地方。
邮电、交通方便,自动电话已普及到村社,移动、联通台建成投入运行,电力充足。东-壮公路贯穿其间,东靠江三路,内有横贯全境连接江三路的碎石路,形成Н字型的交通主体网。
文教、卫生事业较发达,器具先进。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商贸十分活跃。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