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宋应昌(1536—1606),字桐冈,明仁和(今杭州)人。历官绛州知府、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筹建营卫巡司,加强海防,颇有政声。明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封建主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企图吞并朝鲜,侵略中国。七月攻占朝鲜汉城、开城、平壤等地,朝鲜国王李昖逃到鸭绿江边的义州,向明朝求援。明廷派辽阳副总兵祖承训率兵3000赴朝作战,但出师失利。明又派宋应昌为经略使,李如松为东征提督,再次进军参战。宋应昌带兵踏冰渡江,二十一年二月六日兵围平壤,堵住三城门,布置铁蒺藜几层。明军英勇善战,在火炮掩护下,登上城楼,经过两天激战,光复平壤。日军焚毙无数,余部30万众在日将平行长带领下逃往釜山。宋应昌乘胜追击,夜烧敌军粮仓13座,使其军饷尽空。宋应昌督师猛追,进击到南原、晋州,迫使日军败退到熊川西生浦,取得了援朝战争的胜利。

宋应昌回国后请求解职回杭,隐居孤山。为表彰他的战功,当时的杭州政府为他在孩儿巷建立了“经略华夷”大牌坊一座。杭州历史上的文人多不胜举,但在援外抗争上打出国威,大败日寇得胜归朝的只有宋应昌一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