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布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步步高升”的职业之路罗斯·布朗1954年11月23日生于英国曼彻斯特。可能是著名工业城市的特殊气氛影响了布朗对于职业的选择,他从小就立志要投身工业。在雷丁大学学习工程学期间,他同时还是哈威原子能研究所的实习生。可是,这些枯燥的工作最终还是不能满足布朗活跃的灵魂。身在英国这个诞生了“阿斯顿·马丁”、“劳斯莱斯”的国度,在“竞速传统”的影响下,布朗终于找到了工业和激情的完美结合———赛车。

布朗和托德不同,他的传奇生涯一起步就和方程式赛车结缘———1976年加入马奇F3车队,1978年就转投威廉姆斯车队,开始了长达8年的赛车设计师和空气动力技师的生涯。1985年开始,他转到“短命”的FORCE车队效力,干的还是老本行。虽然FORCE车队因为财政等各种原因,在1987年关门大吉,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布朗的前途,反而给了他一个转换角色的“高升”良机。由于拥有当年在威廉姆斯参与设计相当成功的FW07赛车等等出色的“资历”,由美国大财团投资的、新成立的飞箭车队(现已破产退出F1)将布朗招至麾下,最重要的是,他们把“技术主管”这个让布朗今后大红大紫的头衔第一次交到了还在磨砺的“璞玉”手中。而在风洞里钻了许多年后,布朗终于头戴耳机坐到了监视器前———当然,那时他还不知道自己会坐得那么久,而且做得那么好。

技术主管的头衔,伴随着布朗经历了飞箭1988年获得车队第四名的辉煌,伴随着他被挖到美洲虎房车车队,并帮助车队成为1991年世界房车锦标赛车队、车手双料总冠军;然后在1992年,随着美洲虎老板沃金萧购买了贝纳通车队,罗斯·布朗就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高潮———和F1最成功的车手舒马赫一起,赢得了1994和1995年的世界冠军,奠定了自己在这个残酷竞争的世界里的地位。

随后的事情近乎于“历史“。与舒马赫和赛车设计师拜恩一起被挖到F1最伟大的车队法拉利后,布朗的原本步步上升的人生又“高升”了一步———经过4年的卧薪尝胆,他坐在监视器前带领着、见证着F1又一个传奇的诞生。

热爱“变化”的英国人性格

也许有人会问:“技术主管是干什么的?”技术一点来说,技术主管的日常工作是直接监控赛车的开发和调校,但是,他们最“显眼”的工作还是为车队和车手制订比赛策略,特别是临场策略。而在这一方面,布朗有“天才策略员”之称。

按照西方人的“属相”———星座来算,布朗是射手座的,而他也把射手座那种热爱变化的性格带到了工作当中。无论是在当年红极一时的贝纳通,还是在后来无比辉煌的“红色风暴”法拉利,布朗的思维和反应之快让人不得不咋舌。有人开玩笑说,他会在几秒钟之后就改变自己几秒钟之前刚刚下达的命令。但是,布朗并不是个“瞎指挥”的家伙,他在许多危急时刻做出的临时决策,最终都被证明是正确的。为此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对于比赛中可能发生的任何状况,布朗都有办法解决”。在今年关键的美国站,比赛开始没多久就下起了雨,布朗预见到雨势必将影响赛道状况,立刻果断的招回舒马赫更换雨胎,结果形势发展完全在布朗和舒马赫的掌握之中。法拉利“雨战之王”的名声如此响亮,布朗灵活的策略要占很大一部分功劳。

布朗临场战术调整的超凡能力,也为许多F1专家认同。著名的F1电视解说员休斯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布朗成功的策略使法拉利和舒马赫“与众不同”。休斯说:“布朗在监视器前是最棒的!他比赛中做出的战术改变往往能够给对手造成极大的困难。如果没有他,法拉利就不会赢。他非常聪明!”而与布朗合作多年的舒马赫,对于这个“大脑”就更加佩服,6度世界冠军曾经这样评价布朗:“当我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听布朗的就对了。”

不过,布朗对于法拉利车队真正的贡献,却在于他把冷静、沉着、理智的“英国作风”融入到了法拉利传统的热情、奔放的意大利性格中。舆论认为,在改造法拉利的过程,车队经理托德是最关键的因素,但布朗冷静的头脑和声音更是起到了化学作用。按照布朗自己的说法,他是头儿,他的冷静能让所有人冷静下来,理智的面对现实,沉着的解决问题。所以,每当舒马赫在耳机里听到布朗冷静的声音时,他就会觉得“一切尽在掌握”。同时,布朗也是勇于承担决策责任的人,你可以说他“独裁”,但他会告诉你:“集体决策很多时候就等于灾难。”

稳定、努力和精心准备,这是布朗担任技术主管16年来的成功心得。他说:“我不相信运气,运气只光顾准备好的人。”布朗是那个准备好的人,他还将继续和舒马赫、法拉利一起,为未来更伟大的成就继续“准备”下去。

8000万欧元收购本田F1车队

英国当地时间3月5日夜,罗斯-布朗发表正式声明,宣布接手前本田车队,由于车队100%被布朗买断,因此命名为布朗GP(Brawn GP)。这个声明中同时宣布,车队将使用梅赛德斯-奔驰引擎参赛。

此次收购已经长达三个月,最终罗斯-布朗和本田公司达成了收购协议,罗斯-布朗表示:“过去的几个月对于车队来讲面对着很严峻的挑战,最终的结果令人很高兴,我们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挽救了车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