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简介产品名称:氯磺化聚乙烯
英文名称:chlorosulfonated Polyethylene
产品简称:CSP、CSPE、CSM
CAS :68037-39-8
别名 : 海泊隆 hypalon
生产方法:1.传统方法
由氯和二硫化碳与聚乙烯(数均分子量约20000)作用而成,一般采用溶液法。CSM由杜邦发明并进行工业化生产,商品名Hypalon。国内生产厂家主要是 吉林石化。
产品特征:氯磺化聚乙烯(CSM)是美国Dupont公司于1952年首先实现工业化的。氯磺化聚乙烯由低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经过氯化和氯磺化反应制得。为白色或黄色弹性体,能溶解于芳香烃及氯代烃不溶于脂肪及醇中,在酮和醚中只能溶胀不能溶解,有优异的耐臭氧性、耐大气老化性、耐化学腐蚀性等,姣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老化性能、耐热及耐低温性、耐油性、耐燃性、耐磨性、及耐电绝缘性。用途广泛,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少数国家建有装置,全球总年产能力约7.5万吨,产量接近生产能力。
产品用途:CSM在电线电缆、防水卷材、汽车工业等领域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常用的特种橡胶。以CSM为基础材料制备的防腐涂料用途非常广泛。预计2005年该领域将消耗CSM约0.8万吨。
CSM在国外广泛用于汽车工业,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几乎空白。随着我国汽车工业零配件国产化进程加快,CSM在汽车工业的潜在消费量巨大。预计2005年CSM在汽车工业中的潜在需求量至少应在0.3万吨以上。
CSM在工业上用于制造具有特殊性能的管子、运输带、密封件等制品。如以CSM为内层制得的层压管对氟代烃冷冻剂渗透性低,适用于制冷剂输送管。制造CSM-氟代橡胶层压管时,如加入过氧化物,可以大大提高层压制品的剥离强度,该层压制品适于制造输送、贮存燃料油的管子和容器。
CSM可与其它橡胶进行共混改性。CSM与氟橡胶共混,可改善共混胶料的加工性能。CSM与乙丙橡胶共混,可改善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物理特征。在EVA聚合物中加CSM和异戊胶共混可制造耐滑、耐磨、耐油的性能。CSM与PVC、PU在挤出机中掺混后硫化可制造改善耐油、耐臭氧的硫化胶。
关于应用技术1.1).关于硫化体系,有网友认为:
“MgO ,ZnO 是CSM硫化体系“的说法是不合理的。关于CSM以及氯化聚合物的配合与硫化的资料大多来自日本,像《橡胶工业手册》第一分册中的氯化聚乙烯与氯磺化聚乙烯部分。而现在一部分学术文献中有关于此类,还是抄袭了(不能说是参考,因为这此并没有给过自己试验与思考)原来的一些资料。
在CR与CIIR中,因为含有活性较高的烯丙基氯,所以能用金属氧化物来进行交联。而像CSM及CM等氯化聚合物中,没有这种活性氯做为硫化活性点,不能这么轻易硫化。 好在CSM中,进行了磺化,出现 了活性较高的 ”磺酰氯“基团,可以较CM易硫化的许多。 CSM配方中的常用的TRA 是CSM最有效的硫化剂(不是硫化促进剂),当没有氧化镁等氧化物存在时,同样能硫化CSM,加入氧化镁后,只起到了酸吸收剂的作用,同时能使性能有所提高。
但有一点比较奇怪,加入氧化锌(ZnO)后,反而影响了硫化效率。说明氧化锌不仅能加速脱氯化氢(HCl),还能造成胶料的不稳定。 在没有活性较高的氯的聚合物中,ZnO只能加快受热时脱去HCL速度,(资料介绍:引起脱HCL的不是ZnO本身,而是Zn与Cl反应生成的ZnCl2, 这个地方的机理见有机化学 <卤代烃>一章,路易斯酸对卤代烃部分)。季戊四醇单独使用不能交联CSM,只在有硫化剂TRA等存在时,才能使硫化速度大幅度提高,大大促进了硫化速度,但焦烧性能有些下降。
1.2).配合体系
CSM与其它橡胶的配合体系相差不太,可以参考。
2.1)研究了用机械共混法制备氯磺化聚乙烯/丁苯橡胶互穿网络聚合物(CSPE/SBR- IPN) 。并用力学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力学性能与组分比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组分比范围内,IPN 中出现了力学性能的协同效应,这是网络互穿造成的“强迫互容”所致。橡胶通过简单的机械共混,经分别交联可以形成较为理想的IPN 型复合材料。
2.2氯磺化聚乙烯(CSPE)具有很好的耐热、耐日光、耐臭氧、耐酸碱、耐磨等性能[1],但由于永久变形大,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目前,高聚物共混的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类称为物理共混,它包括机械共混、溶液共混、乳液共混和粉末共混;另一类称为化学共混,它包括接枝共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