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铜器剥蜡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苏州仿古铜器,制作精良,所仿古器,几可乱真。其作法系采用“剥蜡法”。据老艺人谈,工序如下:(一)刻样板。一般用原器拓片上板,故所刻木范与原器相同。(二)捏坯形。根据原器外廓形状,捏成泥坯。比例较原样略小一圈。所用泥土,须熟土。先粗后细,逐层敷上,随敷随捏。经十多天反复修补,到干而不裂时,再敷一层极细腻的泥,以润其表。(三)贴蜡或叫“剥蜡”。先取刻好的样板,浸入水中,使湿;一面将熔化的松香和蜡,捣成胶状,放置湿板上,碾成二三分厚的薄片,即合印在样板上,稍冷,从样板上剥下,贴在泥坯上,紧包坯形。这时外形宛若古铜器,所不同者是蜡,不是铜。(四)敷泥型。在蜡型上敷以细泥浆,干后,再敷以稻草泥,紧包蜡型。包成后,上下留出一或两个浇口和出气口,放在阴处,使之里外干透。(五)浇铸。分两部:一是浇坯型,一部分是熔铜。把泥型放在木材上烧,外围烂草绳,使它透气而不冒火,约经三四小时,烧到里外透红。这时模里的蜡壳已被烧去,就开始浇铸。其法是将烧奵的泥型取出埋在泥坑中,仅露出浇口和气口,稍冷,从炉中取出铜罐,将已熔化的铜水向浇口倾入。这寸蜡层已受热熔化,从下面小孔漏出,原蜡层地位,由铜汁替代。浇满后,用冷水洒在浇口上,促使铸件冷却。约一夜时间,所浇铜汁内外已全凝结,就可开模。(六)修整。开模后将附泥洗净。把毛坯上的浇口和出气口上的铜,凿光锉平。旧细细凿深其纹样;打磨平滑,洗刷清莹。(七)接色。以上仅完成铜器的造型,但色泽如新,没有斑剥。需加接色,始能象古器。接色有化学的和着色的两种方法。一件古铜器的完成,多至接色十几次,每道工序都很费时,甚至花几年才完成一器。接色的效果要求既有多年腐蚀的颜色,又要有极其精细的花纹,始能表现出古铜器的美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