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青铜器纹饰之一。一般都构成侧面形,两足,低首张嘴,尾上卷。也有以双虎作成圆形适合纹的。初见于殷代中期,流行时间较长,一直到战国时代。

2、古代寓意纹样。《风俗通义》:“虎者,阳物,百聋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汉代画像石、画象砖常刻虎纹。南阳画像石有“虎吃女魅”图,画中刻一神为方相氏,立姿,前肢张开,一肢指穷奇,一肢指虎,当是背使穷奇与虎共食鬼魅。此虎用前右爪捺住女鬼的右前肢,张口欲吞。近代和现代民间工艺品中,也常画虎,意除“五毒”,有压邪之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