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道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主人-奴隶道德说是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的哲学概念,最先出现在《善恶的彼岸》,后在《道德谱系学》一书中得到最大的发挥。尼采认为,最基本的道德形态有两种--“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主人道德把行为放进“好”与“坏”的标准之中;奴隶道德即是把行为放进“善”与“邪恶”的标准中。主人道德的主要特征是:自我肯定、骄傲、主动。奴隶道德则是:自我否定、谦卑、反动、怜悯。一个人是被哪种道德主宰不是由他的身份地位决定的,而是由他的行为中蕴含的心态。一个大独裁者也可能属于奴隶道德控制,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可能是由怨恨与报复心所推动。尼采较为欣赏主人道德,但他也认为奴隶道德中具有的精神力是值得学习的。

而尼采笔下的“道德”也跟它的普遍解释有所不同。基础道德对尼采而言,既吸收又描述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它在最根本的形态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意思是,它的语言,规则和惯例,它的论述和建制--所有令西方文化成为这样子的形而上的结构--都是由这两种道德之间的挣扎所形成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