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峰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安徽巢湖文峰塔位于安徽巢湖湖滨山顶,建于明朝崇祯年间.

文峰塔是大概6~7层高的砖塔.

塔内通道仅够1人上下.

山西汾阳文峰塔汾阳文峰塔建于明末清初,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城区以东2公里的建昌村,该塔共十三层,精确高度为84.93米,雄伟挺拔,高度位于全国砖结构古塔之首。是我国文峰塔中的杰出代表。2006年5月25日,山西省汾阳市文峰塔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峰塔是古代人民为使当地文风、文脉顺达,多出人才,根据风水理论而建造的,具有观赏性和标帜性双重意义的建筑,遍布全国各地州县,是科举制度的产物,同时也是儒、释、道三种思想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汾阳文峰塔,雄伟挺拔,高度位于全国古塔之首,是我国文峰塔中的杰出代表。

清康熙时期《汾阳县志》记载,汾阳文峰塔由明末进士汾阳人朱之俊(曾任明清两代国子监司业)倡议集资而建。该塔为砖结构,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外廓平面八角形,占地面积217.8平方米,外廓塔层之间以砖雕椽、飞、斗拱组成的塔檐相隔,塔自下而上收分至塔顶,共13层。塔内室平面方形,塔室之间以转折回廊式阶梯塔道相通。外廓塔壁和内室塔壁组成套筒式结构建筑。塔座为条石砌筑的

须弥座,石条上雕有“竹节”、“仰莲”、“卷草”图案。塔身由青砖砌筑。外廓每层塔檐斗拱为正心重拱单抄厢拱交麻业头,一至六层每层设48攒,平身科40攒,角科8攒,七层至十三层每层设32攒,平身科24攒,角科8攒,全塔共有斗拱512攒。塔檐翼角升起,出檐甚短。整个塔身无明显卷杀,上下层之间收分显著,塔体轮廓线斜直向上。从第一层塔门可进入塔内,塔室内有空井,上下贯通,从底层塔室仰视可见最上一层之天井,天井上加木制棂窗井盖。塔之梯道设于塔室与塔外壁之间,围绕塔室逆时针转折向上,在梯道转角处设休息台及拱券窗,每

层塔室东南西北设十字形通道贯穿塔心,通道外口设拱券窗。塔室顶部及所有通道塔窗均为拱券式结构,塔顶攒尖式,十三层塔檐檐口以上至塔顶作八面坡叠涩内收至塔刹,塔刹铜质鎏金。

上世纪二十年代汾阳地震,文峰塔遭到严重破坏。1998年5月在全市人民及省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汾阳市人民政府对文峰塔实施维修,2000年12月维修工程结束。华夏第一高塔重新放射出绚丽的光芒!

2006年05月25日,文峰塔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图为新修建的汾阳市文湖文峰塔景区)

山西榆社文峰塔榆社县城东南1公里的巽山之上,有一座创建于清代康熙六十一年(1722)的文峰塔。此塔乃是根据“塔在巽

山西榆社文峰塔

(东南方向)峰则文运胜”的风水言论为振兴榆社文风而建,初期直呼“文风塔”,其后年湮代远讹名“文峰塔”。

文峰塔从康熙末开始建,历时三年,至雍正三年(1725)告成。塔为锥形砖木结构,共13层,高约38米,占地69.2平方米,内为空心,底层直径约3米。文峰塔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有砖砌月梯及回廊,可拾级而上;三层以上有用木板、铁钉而成木梯以供攀高。其间石阶层层,盘道曲曲,如步云路一般。塔体的外面,每层都有仿木结构砖雕出檐、斗拱;四面开砌拱券洞门,以供凭览;洞门之上有砖雕塔匾,图案花纹十分精致;塔顶置宝瓶,角隅悬挂风铃,微风吹动,叮当之声不绝于耳。

榆社文峰塔不仅构思奇特、工艺精巧、造型美观,而且选址巧妙,寓意深远,令人叹为观止。塔所坐之巽山,东倚崇峦,西俯榆川,南对笔架山,北临仪川河;塔建其上,宛如笔峰直插云霄,指星画斗;东方日出,塔影倒映仪川河水,如笔蘸墨,如虹饮池;从北向南望观,文峰塔尖正对准笔架山的3个山峰,其景颇似笔管搁在笔架之上。纵览文峰塔周围景观,上有层峦叠嶂,绵延千里;下有银丝玉带,清流掩映;塔身挺拔参天,足为大好河山添色增彩。

榆社县旧有端午节踏柳之俗,文峰塔建成之后,民间相传游塔可治百病,于是踏柳被游塔替代。此俗相沿数百年而不变,故每逢端午节游人云集如织。

重庆合川文峰塔重庆合川文峰塔位于合川城区南津街,又名振兴塔,因塔身呈灰白色,俗称“白塔”。

据《合州志》及塔内题刻记载,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三月,由合州知州董淳始集资修建,至次年4月建成,共9层。道光十六年(1836年)知州李宗沆又增建4层,共为13层,通高62.2米,现保存完好。1992年4月公布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直辖后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属风水塔类型。游人登塔远眺,山光水色,城廓房舍,尽收眼底。

该塔坐西南面东北,为八角形密檐式砌砖结构。基卒高70厘米,平面呈六边形,每边长1米,用条石砌筑,上建密檐十三缎砖塔,通高62.2米,塔的底层每面宽4.05米,高5.23米,底层内空直径4米多,顶层内空直径不足2米。塔呈锥体状,塔心为实体锥柱。从底层沿石级螺旋而上,直达第11层。塔檐用砖叠涩挑出,每层塔门均设在东北面。底层门作拱形,门额上刻浮雕八仙人物,横匾上书“文峰塔” 三字,边饰浮雕“二龙抢宝”与“双风朝阳”。顶层原有木刻“魁星点斗”立像,现为泥塑圆雕。塔外每层洞门上方有额楣,题词用青花瓷片镶嵌,第二至十三层塔门匾上分别刻有“欲穷千里”,“更上一层”,“欲罢不能”、“俯瞰嘉涪”,“扶摇直上”,“路人蓬瀛”,“春风如意”,“气象万千”等四言句示塔之气势雄伟及某种祝愿。塔刹为宝瓶顶。

塔内十一层,每层间实心柱体的正面均有刻圆雕神像供人祀祭,现龛内佛像全部毁损。底层龛顶横匾上楷书“云路高骞”四字,落款为“嘉庆十五年季秋,知合州事峰山董淳属”;第二至九层龛内新塑浮雕“合州八景”;第十层恢复泥塑圆雕“魁星点斗”;第十一层无佛龛,室内中空,四边开拱形门,供游人观赏风景。

文峰塔高大挺拔,造型美观,游人登塔远眺,山光水色,城廊房舍,尽收眼底。现为城区重要景点,并对外开放。

江苏南通文峰塔文峰塔位于南通市城区东南古运盐河畔,城区东南濠河畔,市区文峰公园北侧,有一组明清建筑,园林风光别具一格。这里史称“五福寺”,现名“文峰塔院”,为南通市文联、南通书画院和个艺术馆所在地。院内有文峰塔一座,为南通三塔之冠 。

文峰塔始建于明万历年四十年(公元1618年)。塔为青铜瓦,白墙红柱,仿楼阁式。砖木结构,五级六角,每级均有小室,每面一门两窗,内设扶梯,外有护栏。飞檐翘脊,饰以龙首、仙人、走兽,系以金铎。塔顶有刹,高10.33米,刹座作覆钵形状,上置承露盘。刹杆穿以七重相轮,顶由仰月、园光、宝瓶构成,并用铁索与塔顶相连,使宝塔显得庄重华丽,挺拔高耸。塔身砖砌,每层塔门四隐四现,上下交错,六角攒尖顶,塔刹细长,上有相轮七重,腰檐伸出较长,檐角向上反翘,古朴优美。

文峰塔高39米,雄立城之东南,是南通人崇文兴业的文化象征。据《通州新建文峰塔记》碑文记载,文峰塔是为“补山水之形胜,助文风之盛兴”而建。相传,明代兴风水之说,言自淮水以南一马平川,千余里内仅南通有狼五山,此为南通的“官禄宫”。当时凿山取石,构筑新城,营造园林,破坏了“官禄宫”,以致通籍举子屡试不爽;通籍官员多被贬斥。于是有人提议城东南地势低洼,润泽文脉,可造文峰塔、三元桥,必补山水之形胜,助文风之兴盛。或许历史的巧合,南通建城千年中的前500多年里,没有出什么名人。直到16世纪初明后期,方有了凌相凌楷兄弟、马坤、陈尧陈大科父子及侄儿陈大壮、顾养谦顾国宝祖孙以及范风翼、包壮行等近百个进士,遂出了胡长龄、张謇两个状元。其实“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人才辈出,这是历史的必然,以塔附会,仅是美谈而已。

文峰塔院,是先有塔,后建寺院的。因塔建寺,名曰“五福寺”。相传建寺时,曾有五个大蝙蝠出现,巨如车轮。也有传说文峰塔上曾有五个红蝙蝠做窠,所以这座塔院定名为五福寺,这是另一番神话。岁月侵蚀,五福寺早已废毁,而文峰塔却几经修复而保留。这一切,院内的六朝古松是最有权威的见证人。文峰塔曾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大修,上一次修膳要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时仅是进行了小范围的抢险式维修。三十年来,文峰塔虽然主体结构尚好,但屋面、栏杆等皆有破损,不少飞鸟筑巢其间,也对塔身保护造成了一定影响。建国后的两度修理后又焕发出青春的光彩。是我市目前现存体量最大的风水建筑,现为南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登高眺远,可俯瞰南通全城,文峰塔院为庭院式建筑,是市文联、书画院、艺术馆所在地。近十年来,文峰周围新添了富有特色的庭院式建筑,称文峰塔院。 2005年9月,南通博物苑百年苑庆暨中国博物馆事业百年庆典活动在南通举行,为此,市政府专门拨款100多万元,对文峰塔这一明代文物进行大规模维修,再现文峰塔雄姿。此次实施的文峰塔亮化工程,依据该塔的建筑特点和结构特点进行设计,分为屋面亮化、飞檐棱角亮化和墙面亮化三个部分。其中,顶层屋面由装在两角中间屋檐上的白色投光灯打亮,以下各层屋面分别由装在上一层栏杆底部的白色投光灯打亮。每一层的屋檐及棱角由安装在该层栏额上的黄色角灯打亮。整个亮化工程纳入濠河风景区亮化集中控制系统,文峰塔也将成为东南濠河上最为靓丽的风景。现在,登塔眺望,濠河波光,繁华市井,历历在目,令人心旷神怡。左图:修葺一新的文峰塔。

河南安阳文峰塔文峰塔是一座非常独特的塔,位于安阳市古城内西北隅,建于后周文顺二年(952年),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因塔建于天宁寺内,故原名天宁寺塔。172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彰德知府黄邦宁主持重新修建天宁寺和塔。他认为塔与南边的孔庙(在今安阳市西大街小学校内)相呼应,二者可以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便在塔门横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于是此塔又得名“文峰塔”,一直沿用到今天。

天宁寺塔(安阳),又叫文峰塔

八龙冢位于许昌城北2公里陈庄村西,为东汉末期朗陵侯相荀淑墓冢。荀淑八子(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诜、荀爽、荀肃、荀旉)均为东汉末年和曹魏时期的名士,人称八龙。如荀爽,十二岁通晓《春秋》,自布衣始,九十五天官至“三公”。荀淑侄子荀昙的孙子荀攸是曹操的谋士,曹操称赞他“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荀 是荀淑的孙子,济南相荀绲之子,曹操的重要谋士,官至尚书令。传说荀淑死后,八子在冢顶各植柏一株,故称八柏冢,冢西北有散冢八个为八子葬处,时旷年久,八冢已为平地。八龙冢呈圆形,高约5米,周长约100米。

那么文峰塔到底独特在何处呢?大多数的塔都是由下而上的逐渐缩小,而文峰塔之独特,在于其一反常规,塔身上大而下小,呈伞状,为国内外所罕见。塔高38.65米,塔基周长40米,壁厚2.5米。塔身有五层重据,从下往上逐级增大。每层檐角均悬有铜钟,微风徐来,叮当之声悦耳动听,给人以高远静穆之感。文峰塔的构造为平面八角形,砖木结构,琉璃瓦顶,塔的八面壁上分别饰有直棂窗、圆券门和佛教故事砖雕,刻工细致,形象逼真,造型动人。

最下面的是塔基,塔基上是一个圆形莲花座,莲瓣共七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把塔装饰得更为美丽。

圆形莲花座上就是塔身了,塔的最下层塔身较高,四周正面各有一门,其中正南面为真门,其他为假门。券门首额,有砖雕二龙戏珠图像。八角均有巨龙环绕的盘龙柱,上加铁链枷,锁,非常壮观。我们再来看一下八根龙柱之间的八幅砖浮雕佛教故事图像。

西南角的这幅是释迦佛说法像。

西面的这幅就是悉达多太子,即释迦佛诞生的图像。

西北角这幅雪册苦行修定像。

北面为观音菩萨与善财龙女像。

东北角是佛为天人说法像。

东面一幅为释迦佛涅架像。

东南角是波斯慝王及王后侍佛闻法像。

可以看到图里的人物已经明显中国化了,人物的线描画法也完全是中原式的,说明释迎牟尼这位西方的圣人那个时期已经在中国深入人心。而且,这些浮雕造型生动,神情逼真,姿态自然,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从这些图像可以看出当时的浮雕工艺已经非常精湛,也可以感觉到那个时期佛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人们向往美好、和平的心情。

进入塔门,沿72级台阶盘旋上到塔顶。由于楼梯向上越来越陡,现在来到塔顶平台,可以看到塔顶正中耸立着的是一座高达10米的宝瓶状塔刹,与北京北海的白塔塔刹极为相似。塔顶四周为l米多高的女儿墙,平台可容纳200余人。从塔顶向四周看,可以看到古城安阳的全貌。明朝时期我们这里被称为彰德府城,周长9里113步,大小街道90多条,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有9府18巷72胡同之说。现在,文峰塔所在的行政区叫做文峰区。

为了改造旧城区,安阳市政府实施了五路一桥工程,对路面进行了美化、亮化,文峰塔周围的这条环形道路--文峰大道,就是其中的一条,它是为了保护文峰塔,维持安阳古城原貌而专门设计的。这条路周围的新建筑群,包括路灯也都是仿古代的,为古城又添了一道舰丽的风景。

1997年,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诗人赵朴初先生游览文峰塔后挥毫赋诗:“层伞高擎窣堵波,沤河塔影胜洹河。更惊雕像多殊妙,不负平生一瞬过。”

浙江宁波宁海文峰塔文峰塔矗立于宁海跃龙山之巅的文峰塔是跃龙山中最为显眼的古代建筑物。它乃是跃龙山中心躯干地,也是游人步入跃龙山公园进口处、由低仰望山顶的视线终点。

明万历壬午年(1582年)建造于跃龙山主峰的“文峰塔”,则是邑人为弘扬先贤精神,重振宁海“文风”而建造的。

建文三年(1401年),燕王朱棣谋反入京,惠帝焚死,清宫三日,诛杀旧臣。镇抚将军伍云执方孝孺献朱棣。进京前,军师姚广孝曾劝谏朱棣道:“南有方孝孺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棣颔首答应。即命孝孺起草即位诏书。孝孺却披麻戴孝上殿,痛骂朱棣,拒不草诏。为此,被朱棣杀戮,并诛灭十族。死者达873人,入狱和充军流放者达数千人。明万历建塔,以昭示读书种子有续之意,打破“万马齐喑”文坛局面,消除宁海读书人长期压抑的心理障碍,重振文风,盼望人才辈出。

宁海县跃龙山文峰塔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邑令黄醇所建。塔身为8层,高22.6米。清咸丰元年(1861年),塔顶遭雷击而塌方,清同治十年(1874年),县知事王耀斌、余庭训倡修,由监生谢璇辉捐款,禀生吴吉监修,军功刘开拜为监督乃修成此塔。此时塔身增至九层,高24.5米。1915年文峰塔复遭雷击,塔顶殆毁,不曾修复,年长日久,风雨剥蚀,多有损坏,有朝夕倾圮之虞。宁海县人民政府于1982年12月,将文峰塔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3年拨款万余元,重新修缮。修理后的文峰塔,体形格局保持原貌,塔身焕然一新,塔顶装有避雷针,以期古塔永存。

文峰塔雄踞跃龙山之巅,环山绕水,风景宜人,为县城主要标志之一。现根据民众所望,在文峰塔南侧山背之中,建造了一座碑亭,以记载文峰塔历史。形体外观胜似古代木结构模样(其实是以水泥钢筋制成),巧夺天工。

再由文峰塔的第一碑徐山背往北沿南同方向沿陡坡向下延伸,在峭壁斜陡处,又接建一亭,同样水泥钢筋骨而制,命名“望溪亭”,这亭倚壁耸之,飞流清溪,水深难测,陡壁10丈,凉亭翘,角飞檐,迎风顶雨。游人驻足于此,都会流连忘返。

至今跃龙山已成了宁海唯一的一座公园。在山脚进口处,新辟的将军湖上,设置了数只脚踏船,在湖岸上设有儿童公园,其有空中览车,水中转艇,空中飞骑,供游人娱乐。

江西九江文峰塔九江曾被称为湓城、江洲、浔阳等,看地名就知道九江是与水分不开的,据说九江曾有九派水流汇集。水滋润大地,养育万物,因而九江山秀水美,风光无限,古人称九江为天下眉目。无限风光引得文人墨客云集于此,也孕育出陶渊明、黄庭坚这样集人品与文品于一身的大家,为九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治理水患也成为九江历代官府的大事。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时任九江的知府吴秀既为锁江镇水,也为祈求文风昌盛,兴建了锁江楼塔。锁江楼塔是九江的风水宝塔,又叫文峰塔,回龙塔,但知道此名的不多,大概消除水患是人们对塔的最大愿望吧。

当时建塔的消息一传出,百姓踊跃捐款,数额最大的有钦差员外郎柯有裴,乡宦蔡延臣。传说知府吴秀站在城东北锁江楼旁的回龙矶上告诉同僚,建塔所需的圆木尚未解决,如象东林寺般有个神运殿就好。果不其然,数日后,即有200多根圆木顺江浮来,解决了燃眉之急。正所谓修塔锁江,神灵相助。是年秋天,塔落成,市人奔走相告,谓之江洲巨观。

锁江楼塔为楼阁式砖石空筒仿木结构,高25.6米。塔体六面七级,六角尖顶。底层青石砌筑,塔门向西。石拼腰檐,檐口平直,石凿斗拱,砖砌牙檐,翼角微翘。翼角第六层东南外,皆凿有一孔,以系铃铎,时而江风吹来,玲声叮铃悦耳。塔顶为砖叠涩攒尖顶,塔刹乃铁铸就,由覆钵、露盘三重及水烟相串而成。塔内有木楼梯盘旋而上,登塔顶可眺望长江、湖北黄梅。

锁江楼塔作为九江的风水宝塔,已屹立了400多年,饱经历史的磨难和风雨的侵蚀。据载,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九江发生了地震,锁江楼和江岸一侧的四尊铁牛的两尊坠入江中,而锁江楼塔却完好无损。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当时的官府重建了锁江楼,并增建了看鱼轩。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军激战九江,锁江楼毁于战火,剩下的两尊铁牛也不知去向,唯锁江楼塔幸存。

对锁江楼塔残害最深的是侵华日军。1938年,他们逆江西上,重炮轰击九江,锁江楼塔多处中弹,塔体三处被击穿,有的弹洞洞径达5米,塔体的斗拱、腰檐、平座均遭不同程度的损伤,塔体歪斜。但她仍然顽强地屹立在回龙矶上。

解放以来,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维修锁江楼塔,对濒临崩塌的回龙矶岸进行了护坡加固,古老的锁江楼塔又重焕生机、活力。1987年,该塔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扬州文峰塔文峰塔位于扬州城南古运河东岸宝塔旁文峰寺内。建于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相传是为镇住扬州之文风,使学子在科举场上出头而得名。

文峰寺位于扬州南郊古运河畔,始建于明朝万历十年,由僧人镇存募化,知府虞德晔建浮屠,邵御史题名“文峰塔”,寺亦名“文峰寺”。兵部尚书王世贞作记。清康熙七年(1668年)夏六月地震,塔尖坠地,第二年天都闵象南捐资修葺。咸丰三年寺毁于兵火,由万寿寺住持寂山等募资复建。文峰塔七层八面,砖木结构,如孤峰耸诱,矗入云霄,足可镇江淮之水,收吴楚之胜。唐鉴真大和尚第二,四,六次东渡,均由次入长江。清康熙、乾隆几次南巡,都曾由此经过。历史渊源,虽动难不断,然古塔尚存。弯弯河运流水,悠悠行舟竞发,巍巍宝塔倒影,幽幽静谧寺宇。古往今来,文峰寺成为扬州塔、寺、园合一的特色景点。

时值开辟古运河游览线之际,市政府高明之策,将文峰寺归还佛教并开始修缮,使沉睡多年的古寺重辉,再现运河胜景,占地40多亩。然而,整个寺院修建工程浩大,除将修葺文峰塔外,还将复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寮房等,耗资之巨大,需几度春秋,乃吾等僧人深感任重道远,力薄难支。

修缮塔庙,十方共享,一份奉献,万事庇荫,佛祖云:“贤人喜布施,天人暗赞扬。舍一得万报,后福不可量。”欣逢盛事,国富民强,群擎易举,众志成诚。祈求海内外高僧大德,四众弟子,善男信女,社会各界,发慈悲心,偿菩萨愿,慷慨乐助,广种福田,共襄义举,同结胜缘。凡见闻喜者,应得菩萨之报,则芳名与莲台齐寿,惠泽与日月同辉。是亦自度度人,自利利他之道也,功德无量矣!凡捐资人民币伍佰以上者,勒碑刻名以颂功德。 文峰塔系砖木结构,七层八面,塔基为石彻须弥庭,塔身砖建,每层有木构塔檐和平座栏杆,塔平面内方外八角,开四门,内壁上下交错,重叠成八角形,到第一层,内外壁统一为八角形,底层塔檐伸展尤宽,塔底层柱上有精美的雕刻,与典丽的彩绘,塔刹又短又细。塔内尚存长形石碑一块,刻有“文峰禅寺”四个大字及九行小字。

登上塔顶眺望,可尽览古运河及扬州市区风光,文峰塔是水陆交通进出扬州的标志。

“宝塔有湾湾有塔,琼花无观观无花”,这宝塔即为文峰宝塔,唐代扬州地图中,长江与扬州近在咫尺,为了减少长江对扬州的直接冲激,前人将长江和扬州相连处的运河故意凿成“之”字形,汹涌澎湃的江流斗折蛇行,自然得到缓冲,进扬州城时便如被训服的野马,增加了温柔敦厚之气。就在运河的转弯处的东岸,塔高耸而立,成为进出扬州所见的标塔,高塔“送夕阳,迎素月”,夜幕降临时,高处点燃灯火,为南来北往船只导航,“送客迎宾总是情”。

文峰塔为楼阁式塔,八面七层,砖木混合式结构,塔基为石筑须弥座,底层外檐向外伸展,基础坚实,端庄稳定,向上每层墙面皆为砖砌,斗拱、栏杆则为木结构,一到六层外观为八角,而内心都是四方,分向开门,内壁上下交错,重叠亦成八角形。到第七层时,内外壁统一为八角形。整体上讲,七层下大上小,结构稳定,所以清康熙七年,扬州闹过一次地震,官邸民房倒塌无数,唯独此塔仅是塔尖摇落,可见此塔之坚固。

此塔最宜登高远眺,俯观塔下殿宇静谧安详,运河流淌,形成动静对比。不远处即是荷花池,塔影倒悬运河之中,荷池居于绿荫之内。人们将塔喻笔,池喻砚,一笔一砚,互为借景。北眺,古城旧貌新颜,通衢大街,车水马龙;层楼民居,鳞次栉比。向南极目,长江静如练,似乎失却了波涛汹涌、山奔海立之势;金山峙象屏,仍旧显示出雾裹云遮,清丽妩媚之状。塔外即为“古运河”的石碑,当年鉴真东渡曾从此扬帆远航,康熙乾隆南巡也曾在此游览。

湖北钟祥文峰塔又名文风塔、白乳高僧塔,坐落在湖北省钟祥市郢中镇古城东西隅的龙山之颠,始建于唐僖宗广明初年。据载:“塔在弥勒院(龙山报恩寺前身),昔黄巢戮一僧,刀方加,白乳流出,巢异之。邦人敬礼,累土为浮图。” 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重建为圆形实心砖石塔,由地宫、塔座、覆钵、相轮、宝盖和利刹六部分组成。塔式独特,通体雪白,通高21.52米。塔基呈递缩八边形;上为覆钵,似倒扣的佛家法器——盂钵;相轮二十一递缩,每层檐下设类似斗拱的砖饰;顶部为三个铜质圆形宝盖,四周悬挂铜铃;利刹一柱嵌三元,象征“三元及第”;地宫中珍藏着佛教珍物:“佛像一尊、辟支佛舍利二颗、柏达师舍利二十颗。碧峰师灵骨一枚。”该塔距今已有610年历史,一九六一年列为湖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别具风采,象竖立的毛笔,直插云霄,颇具文采之风,而故名。龙山面临镜月湖,背倚古城,西与元佑宫毗邻,东连绵绵群山。登龙山瞰四周,奇情美景美不胜收,是人们游览的好去处。

河南许昌文峰塔文峰塔位于河南省许昌博物馆内,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十三层,高五十二米,呈平面八角形,造型精美、结构谨严,为河南省二百座明代砖塔之冠。"文峰耸秀"为许昌十景之一 。

2006年05月25日,许昌文峰塔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文明寺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由许州太守郑振光创建。该塔位于东经113°49′52.4″,北纬34°01′076″,许昌市博物馆院内。

文峰耸秀

许昌文峰塔平面呈八角形,为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通高49.536米,由基台、基座、塔身、塔刹等部分组成。基台为八角形,用条砖平卧顺砌而成。基座为石质八角形束腰须弥座,表面浮雕出连续性的仰覆瓣莲和卷草花纹,玲珑秀丽。基座之南砌筑有半圆形如意踏跺。除第一层外,其他各层之面阔自下而上逐层稍有收敛,诸层高度均匀递减。塔身由外壁、回廊、塔心柱或塔心室等部分组成,内外壁皆用青灰条砖三顺一丁垒砌而成。塔檐用仿木结构砖质斗拱挑出,斗拱为七踩出三翘,巧妙地分配相领各攒斗拱所施之正心瓜拱、厢拱及外拽瓜拱,形成规整有序的的布局。角科自坐斗斜出七踩三翘斗拱一缝。各翼角伸出石雕龙头角梁,并用条砖砌出生头木,使翼角翘起,各角悬挂风铎。塔身四面均辟有半圆拱券门窗,塔身第一层南面辟半圆拱券门,门上嵌一长方形石塔铭,正中阴刻“文笔耸秀”四字,左上方竖刻有阴文“万历四十二年”字样,第一层塔心室的藻井采用叠涩砖层,菱角牙子砖和砖制小拱头相间砌筑。塔内筑盘旋的环形梯道,可登塔顶。塔身之上置宝瓶状塔刹,塔顶天宫处置放有铜镜一面,铜剑一把,于1994年8月维修时发现。该塔结构谨严,造型古朴,外形与开封宋祐国寺塔相似。为河南省200多座明代砖塔之冠,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具有重要价值。该塔于清康熙、嘉庆,同治年间多次维修。1991年8月,国家投资25万元由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该塔进行测绘、维修。现塔前立有石碑三通,一通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文明塔赋》;一通为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重修文明寺塔记》;一通为嘉庆十四年(1809年)《重修文明寺释迦文佛殿鳌头观音殿碑记》。

保护范围:自塔基外壁向东延伸至100米处,向西延伸84米至文峰路,向南延伸至100米处,向北延伸至98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边缘向东延伸130米至学院路西边沿,向西延伸250米至六一路东边沿,向南延伸130米至地方铁路许昌车站广场北侧,向北延伸150米至文峰路、莲城大道交叉处。(毛德新,sunny)

安徽黄山祁门文峰塔文峰塔位于城南凤凰山上,明万历32年(1604年),由知县李希泌倡建。塔体呈六边形,5层砖石结构,高33.5米,底层直径7.3米,内有石阶盘旋而上,塔顶是铁制宝葫芦,塔檐悬有风铃。登上文峰塔,祁城山光水色,尽收眼底,古人称为“塔峦高眺”,是梅城十二景之一。清同治间祁门县学教谕梅雍在《梅城十二景》诗中,有“掌翻二水低浮渌,眼瞥千峰送远青”之句。塔下山坳中,原有寺院,解放后拆毁。近年,又建起一禅院,重新燃起香火。正所谓“眺槛外风光,好山罗列,带水潆洄,此间鸡犬无哗,乘兴且登临,百尺高楼杯在手;论眼前形胜,古塔嶙峋,孤城崎峙,远望人烟稠密,得闲供啸傲,一钩新样月当头。”

文峰塔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阜阳文峰塔位于阜阳城中心干道颍州路附近。据史志记载,因奎星楼不高,文星不太显露,所以当地文风不振,功名不多。康熙三十五年(1796年)于此建文峰塔,以振兴阜阳文风。塔为全砖结构,七层八边形,高31.8米。各层有塔心室,一层独为一室,北门为阶梯入口,有盘旋梯道贯顶。一、三、五、七层四方有四券形门;二、四、六层,在南、西、东三面各有三门。塔为密檐楼阁式,每层叠涩出桅,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支承挑出的密檐。顶部起脊挑角,三叠珠式宝剑,由铁制五叉刹杆贯串攒尖,造型朴素庄严。

文峰塔既与“文”相关又极富道教色彩,该塔一些砖雕,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长寿鹿、灵芝草、龙、凤,有文人祁求的鲤鱼跳龙门,还有阴阳鱼图案。这对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心理和阜阳历史等方面都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宝贵资料。总之,这类塔属于旧时所谓风水塔。

河南禹州柏山文峰塔柏山文峰塔,又称为白沙塔。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城南5公里的梁北镇大白庄村柏山峰顶。始建无考,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塔高16米,呈平面八角形攒顶式五层砖构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周长数十米,为石质墩土式圆台,高丈许。塔身五层,下大上小,依次渐收,底层八面,唯北面朝城方向开一券门,门顶横楣上题“凌云耸翠”四字,落款为清乾隆十四年重修,由此可直通塔顶。其余四层也为八面,分开四门、四窗,每层门洞高出地面与常人胸齐,门外无廊,实则亦为窗,便于采光和远眺。第二层门洞为券拱弧顶横楣,窗为圆形花格四方框,与一层正门相对的门楣上题“云汉昭回”四字。第三层门洞为券拱弧顶无楣,窗为圆形花格八角框,与一层正门相对处的门楣上题“光照钧台”四字。第四层门洞和第三层相同,窗与第二层相同,与一层正门相对处的门楣上题“秀耸钧天”四字。第五层门洞和第二层相同,窗与第三层相同,四个门洞横楣上分别题“文峰蔚起”、“钧台毓秀”、“汉霄腾辉”、“天阁文运”等字。塔顶为八坡挑脊,刹如葫芦,直插云霄,旁生古木数枝,春发绿叶,与刹顶黄色交相辉映。塔层之间分八面八坡挑脊,由青砖斗拱支撑,拱下嵌砖雕小篆体易经卦象文字,内容为“震、雷、奋、长、巽、风、敕、文”等。拱上青砖犬牙交错,渐次外放,形成檐坡。塔内有64层青石台阶盘旋而上,中有天穹式佛龛数处,最上层穹室四通,结构严谨,布局巧妙,登顶后可以放目四顾。整体建筑风格独特,科学合理,技艺高超。特别是“光照钧台、秀耸钧天、钧台毓秀”等门楣书法,无论内容和书风都充满了浓郁的地方文化气韵。

柏山是禹州市境内西南部箕山山系最东端三峰山的余脉,三峰山又叫笔架山,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的故里,山下有开启夏代文明标志的钧台坡。相传上古时代高士许由曾在箕山隐居,长期以来它是禹州文脉地气的象征。“文峰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魁星点斗、振兴文运的象征意义。禹州柏山文峰塔始建年代不详,但它的建造当然也不外乎其意。禹州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文脉昌盛,有华夏文明第一都的美称。汉唐以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心;宋元以降,又位于京畿之地;到了明清两代,禹州共出进士40多位,而明代占据30有余,清代则寥寥无几,这也许就是清乾隆年间重修柏山文峰塔的真正含义吧。

广东罗定文峰塔文峰塔位于广东罗定市素龙镇大榄村石牛山西面,遥对罗定学宫。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州绅彭士望捐建,为学宫之风水塔,原高10米。光绪二十一年(1895)里人林子良捐资增高。塔为砖石砌筑的三层楼阁式塔,总高18.14米。该塔独具匠心地将塔分为基座和塔身两大部分。

塔座造型独特,石砌,略呈船形。塔身平面为六角形,砖砌,上层塔门有腰栏,可在塔内倚栏观景。各层置有木构塔心室,并用棱角牙砖叠涩出檐。塔刹为宝瓶状。1985年公布为罗定县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市梁平县文峰塔

距梁平县城约3公里。塔高35.68米,经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鉴定,其高度为全国第二,仅次于福建泉州石塔。

文峰塔建于清道光初年,为重檐钻尖式建筑。塔身呈八角形,由青石叠砌而成,共12层高。其用材坚良,雕刻精美,第十层一侧阴刻有斗大的“文峰”二字,笔迹苍劲有力。外翘角曾经悬挂8只铜铃,微风吹动,叮当作响,很是悦耳动听。塔门两侧镌刻“灵秀”、“文明”草书大字。

文峰塔内原有8层攀顶回旋木梯和木楼,登顶纵目,沃野平畴,尽收眼底。遗憾的是,木楼和木梯已毁,现在再也无法登上石塔,领略梁山风光。

近200年来,文峰塔历经风雨侵蚀、日机轰炸,而塔身不斜不裂,保存非常完好,依然巍然屹立在梁山大地上。(经历2008年5.12四川汶川地震,未听说任何破坏。另:5.12地震梁平两所小学发生倒塌,几十名学生死伤)

何以建“文峰塔”?当地民间对此有多种传说。但根据清代《梁山县志》记载,“建一浮图(即塔——记者注),以作文笔。不独科甲蝉联,文章报国,当必有理学名儒,继瞿唐先生而起,为梓里光者。”原来,耗费巨资修建这个石塔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梁山学子发愤学习。

山东金乡文峰塔

山东金乡文峰塔是唐代最早期塔之一、是想将儒家文化纳入佛界或认同儒之峰的象征之塔、是唐代以文治国方略之产物。

佛塔原来是指为了安置佛陀舍利等物,而以砖等材料构造成的建筑物,但是到了后代,多与支提(梵名caitya)混同,泛指于佛陀生处、成道处、转法轮处、涅盘处、过去佛陀经行处、有关佛陀本生谭的圣地、辟支佛窟,乃至为了安置诸佛菩萨像、佛陀足迹、祖师高僧遗骨等,而以堆土、石、砖、木等筑城,作为供养礼拜的建筑物。

金乡文峰塔,《金乡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记“宝塔名文峰塔,位于县城中心。始建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由大将尉迟恭监造。塔系砖石结构,高49米、顶为铁质葫芦形。”砖塔呈八角形、八边尺寸相等,各层开窗或在壁面做龛供佛。门窗的壁龛都采用券项。在外观方面总体朴实无华,层楼与塔室层楼一致、空筒式结构,塔身的各层外壁逐渐收进的楼阁式塔、内部结构主要以厚壁来承担上部的重量、由壁体传达至基础。所以,文峰塔在建筑风格上是最有代表资格的唐初楼阁式塔,也是现存的佛塔中八角形塔的最早期塔之一。其历史价值与考古价值在于可改写唐初佛文化和塔文化之史。因为近期出版的诸多佛学著作和古建筑学书籍甚至有些专家们在研究现存的唐代楼阁式砖塔时,提到的认为最早和最有代表意义的大都还是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所建的西安兴教寺玄奘塔、唐开耀元年(公元681年)所建的西安香积寺塔,都忽略或未发现现存的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所建的文峰塔。

文峰塔所建之早是属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它比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早11年,比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大师从印度求法回来早15年,比唐武宗(公元841—846年)时以会昌二年到五年(公元842—845年)武宗下令拆毁寺宇、敕令僧尼还俗(当时拆毁大寺四千六百余所,小寺四万余所,僧尼还俗二十六万余人)早200多年。而且有幸没有遭到拆毁,这也有可能与文有关。较有影响的塔是济宁铁塔在山东济宁市,建于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是一座楼阁式八角形九级铁塔。崇圣寺三塔在云南省大理县城西北二里许,许多学者认为此塔始建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笔者认为从其密檐式风格来讲可能是唐后期所建或后重修时改建为密檐式。六和塔在浙江省拉州市南高峰下,宋开室三年(公元970年)所建。四门塔在山东省济南市,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塔,建于隋炀帝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是一单层方形塔,可它不属唐代之塔。大雁塔在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外,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为存放从印度取回的佛经向朝廷建议修造此塔。塔名来自印度佛教故事:据说有一位菩萨曾化身为雁,舍身布施,后人葬以建塔,故名雁塔。在山东较有影响的辟支塔建于唐元宝年间(公元753年),它的主要特点是有重檐、属密檐楼阁式,其建筑风格可能是密檐阁式塔的开例。

在大型书籍记载占“文”字的塔,除山东金乡文峰塔之外,还未发现第二个塔;占“峰”字的有两座,一座为杭州雷峰塔(公元1522—1566年),另一座为五台山邓隐峰石塔;更是内容上“以文为峰”的只有金乡文峰塔,佛界中以文为峰的也属文峰塔。《华严原人论》等书中,完全肯定释迦、孔丘、老聃都是至圣,以提倡“三教同源”、“会通本末”为已任,和儒家同声鼓倡孝道,甚至以儒家文化的四德(元、享、利、贞)配佛教文化的“四德”(常、乐、戗、净),乃至以“五常”配“五戒”,这完全可以证明佛教园融之举。以此推断文之峰在金乡,也就是孔子之乡、佛教在金乡建文之塔目的就很清楚不过。如果这一推理成立,不用从广义上讲就从狭议上讲也可认为孔子的庙在曲阜,塔就在金乡,也就是唐佛教纳儒之意和以文以佛以军治国之略产物。所以说文峰塔在唐初在孔孟之乡宣传佛教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安徽黄山徽州文峰塔文峰塔坐落在徽州城区岩寺的原村口,是徽州水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徽省级文保单位。建于明嘉靖23年(1544),高67米,六角七层,有旋式梯道,游人可拾级而上,远眺黄山烟云,近瞰古镇全貌。此塔为里人郑佐(双溪)倡建。他是明代进士,官至贵州右参政。他为建此塔确实费了心,从设计到落成花费15个春秋,耗资四万多两白银,每一层由哪些人捐献统通铭该立碑。仅塔心木一项,就访遍了全县诸山,最后还是在黟县渔亭大圣山觅得的。这株高13丈的巨材,从伐倒到运来岩寺,百把里地就整整花了三年。为铸造塔顶的葫芦宝瓶,他参考了南京报恩塔、绍兴大禅寺塔以及泗州塔多处图形。以往,特别是清代,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四乡八里的人有游塔惯例。白天游人如织,夜间点燃塔灯,从最高层连珠下垂,倒也五彩缤纷。每逢游塔盛会,塔四周便象北京“天桥”一样热闹,有说大鼓的、玩杂耍的、变戏法的、卖药的、摆摊的、设赌的,五花八门。现在七、八十岁老人,少年时还见过游塔场面,至今记忆犹新。

重庆市梁平县文峰塔位于梁平县城西乡的平原大坝上,距县城三公里,有公路直参通。初步鉴定为代建筑物。文峰塔设计施工高明,选材用料严格。是一座雄巍高大的八角塔。塔身12层,准确高度35.68米,有名民谣赞为“梁山(平)有个文峰塔,隔天只有一尺八。”最上一层的每角挂有一个小铃,风吹铃响,幽声远伟,韵味无穷,塔身造型美观、大方、壮丽奇特,全塔用坚石精心砌成,石门上尚有清晰可见的“灵秀”、“文明”四字,塔基全砌在大石包上,十分牢固。历数百年的风吹雨打雷鸣,不倾不裂,经久不坏,早处塔内有菩萨,旁有庙,供有护法韦陀佛象,竖有碑石。1982年,中央文化部文物处和省文化局主管文物工作的负责同志、专家、高级工程师等,对该塔进行了考查,评价很高。定为仅次于福建泉州石塔的全国第二大高塔。文峰塔为梁平坝子的风水塔。

贵州省都匀市文峰塔都匀文峰塔原名文笔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系五层木塔。

文峰塔的木塔年久倾毁,仅存塔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都匀人士、甘肃按察使陶廷杰于任上致书于家,捐银一千两作建塔资金。都匀知府陈西桥、知县钟海门又集士绅募银二千两,于原塔基上修建石塔,并改名文峰塔,塔为七级密檐式,下有正方形青石塔台,塔底直径9.5米,塔高33米,是贵州唯一载入《中国古塔》图册的石塔。1999年,黔南州、都匀市在塔周征地85亩,以塔为主题修建文峰园。

文峰塔公园采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以文峰塔为主景,分为若干景区,各景区即独立成景,总体又和谐交融。文峰园有西面和北面两个入口,为开放式公园。西面距火车站300米。北面有文峰桥和市区相连。西面入口处有一巨石,重约50吨,运自都匀西部常年云雾缭绕的螺丝壳山,名为“云石”,石壁上“文峰园”三字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所题,字体遒劲饱和。园中建有古朴雅致的长寿亭、民族特色浓郁的祥和门、仿古罗马风格的立柱露天歌舞广场,卡通式鸽苑,饶塔四周以砖石铺成平坦广场,园内碧草如茵,鲜花吐艳,树木造型优雅,绿化率达80%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