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1]
概述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最初得名于孔德,经过卡尔·马克思、斯宾塞、迪尔凯姆、马克斯韦伯等学者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有独立理论、研究方法和范式的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广泛的,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人口变动、民族、城市、乡村、社区、婚姻、家庭与性、信仰与宗教、现代化等领域都有交叉。其方法论思想是整体性的,认为人存在于社会之中,其行为和思想都并非纯粹服从于个体理性的,而是受到社会的塑造、限制乃至决定
概观社会学作为对现代性突出矛盾的回应出现于19世纪。这个现代性矛盾是: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个人的世界经验却变得越来越分裂和分散。社会学家不但希望了解什么使得社会团体聚集起来,更希望了解社会瓦解的发展过程,从而作出“纠正”。(这种观点主要是社会学中涂尔干学派所持的观点,而其他派别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并不探索对社会的救治,因为他们认为对社会病疾提出的救治方案,往往是以一个小群体的观念强加到绝大多数人的身上,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问题加重)
今天,社会学家对社会的研究包括了一系列的从宏观结构到微观行为的研究,包括对种族、民族、阶级和性别,到细如家庭结构个人社会关系模式的研究。社会学系分成更多更细的研究方向,包括像犯罪和离婚,在微观方面例如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学家还常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从数量上来描述一个社会总体结构,以此来研究可以预见社会变迁和人们对社会变迁反应的定量模型。这种由拉扎斯费尔德(Paul F. Lazarsfeld)倡导的研究方法,现在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主要方法论之一。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另外一个流派是定性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专题小组讨论等收集资料的方法,以及基于扎根理论、内容分析等定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从事定性分析的部分社会学家相信,这是一种更好的方法,因为这可以加强理解“离散”性的社会和独特性的人文。这种方法从不寻求有一致观点,但却可以互相欣赏各自所采取的独特方式并互相借鉴。主流的观点认为,定量和定性这两种研究方式是互补的,而不是矛盾的。
历史孔德发明了社会学一词。“社会学”是一门新的学术范畴。它横跨经济、政治、人类学、历史及心理学。它的意义在于寻找混合了人类知识及哲学的源头。
“社会学”一词是由孔德(Auguste Comte)首创的,他试图使用一种物理学的方法来统一所有的人文学科——包括历史、心理和经济学,从而建立经得起科学规则考验的学科,原本他用“社会物理学”来称呼这个新的学科。他的贡献主要是他使得社会科学终于脱离了人文领域。他的社会学理念是典型18世纪的:他相信所有人类活动都会一致地经历截然不同的历史阶段,如果一个社会可以抓着这个阶段,它就可以为社会病开出有效的药方。
第一本以社会学为题目的书是19世纪中期的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所著。在美国,1890年肯萨斯大学的“社会学元素”是社会学第一个课程[1],[2],1892年芝加哥大学由艾比安·斯摩尔成立了美国第一个独立大学学院,他也创立了“美国社会学学报”[3]。1895年,法国波尔多大学成立了欧洲第一个社会学学院。1904年伦敦经济及政治学院成立了英国第一个社会学学部[4]。1919年马克斯·韦伯在慕尼黑大学成立第一个社会学学部。1920年Florian Znaniecki在波兰成立第一个社会学学部。
第一次关于社会学的国际合作发生于1893年。当时 René Worms 成立“社会学国际小学院”,最后与创立于1949年的国际社会学家协会合并[5]。1905年成立的美国社会学协会是今天世界最大的社会学家协会。
19世纪至20世纪有一群古典社会学家冒起,例如:卡尔·马克思、Ferdinand Toennies、埃米尔·涂尔干、帕累托及马克斯·韦伯。正如孔德,他们都不会自视为社会学家。他们的工作涉及宗教、教育、经济、心理学、道德操守、哲学、神学及其他学术范畴。当然他们在社会学上是非常有影响力的,特别是卡尔·马克思更是经济学重要巨头。
早期由孔德带出的理论研究方式是模仿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应用相同的方法学来探讨社会现象。强调以经验、实证和科学方法为社会学扎实的基础。这个方法学称为实证主义。
19世纪早期以实证主义与自然主义手法来研究社会生活受到了德国的狄尔泰、海因里希·李克尔等新孔德主义派哲学家的质疑。他们认为自然世界跟社会世界是不同的,人类社会有独特的范畴如意义、符号、规则、道德规范及价值。这些元素产生了人类文化。马克斯·韦伯根据这个观点发展出“反实证主义”的诠释社会学(Interpretive Sociology),强调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行为的主观意义。它跟反自然论有密切关系,使社会学研究特别关注人类及文化价值。这导致难以为主观客观研究分野的争论并影响了诠释研究。因特网时代也催生了社会学的新分支-公共社会学。
最后,自然科学实际上并没有取代其他的社会科学,而是变成强调对象和方法的另一种形式。今天,社会学家通常通过比较法来研究人类组织和社会制度,特别是在复杂的工业社会组织结构的研究中。从20至21世纪来看,社会学的研究也应该是突飞猛进的时代。
社会学中的科学与数学社会学家研究时常常分析群体,如社会组织、宗教组织、政治组织及商业组织。他们研究社会群体间的互动、跟踪源头及发展过程、分析群体活动对各个成员的影响。社会学家关心社会群体的特征、群体间或成员间的互动影响及社会特征(例如:性别、年龄、种族)对日常生活所带来的效果。这些社会研究结果能够协助教育家、立法者、行政人员、社工等解决社会问题并制定公共政策。大部分的社会学家都有多项专长,例如社会组织、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种族关系、教育、家庭、社会心理学、城市、农村、政治及比较社会学、性别角色及关系、人口地理学、老年学、犯罪心理学及社会学应用。
今天,社会学研究人类组织、社会群体、社会互动等等都使用大量比较方法。社会学的发展对其它科学带来额外的需求,这对研究现代工业社会是十分重要。近年,得到了人类学的启示,加速了对多元文化及多元国民的研究。
另一方面,社会学朝着微社会结构发展,例如:种族、社会阶级、性别及家庭。因为有很多罪案发生、家庭问题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压力,急需要社会学来寻找解决方法。
社会学家透过量性研究来研究社会关系以预测社会变动。他们希望透过质性研究,如面谈及小组讨论,对社会运作有更深入的理解。有些社会学家正辩论着从中作出平衡填补两者之间的空隙。例如:量性研究描述大型社会现象而质性研究描述个人如何理解大型社会现象。
主要学说社会理论当中常常用一些抽象和甚至复杂理论框架来解释和分析社会样式和宏观社会结构。社会理论总跟经典的学科有一个令人不安的关系,就是大部分的重要社会学家从未担任大学职务。现今社会理论被认为社会学分支,涉足多个科学区域譬如人类学、经济、神学、历史等等。第一种社会理论几乎跟社会学同时诞生。社会学之父-孔德创立第一社会理论-社会演化理论。在19世纪,三大社会理论分别是社会进化论、社会周期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虽然它们现在被认为是过时,但是它们却产生了新理论,像新进化论、现代化的社会生物学、后工业化的社会理论及多边理论。
跟客观的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理论家很少使用科学方法及其他事证方式来证明论点。反而,他们面对非常大型的社会走势时候都使用一些假说。可是,这些假说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证明。这正是反对者所批评的重点。对于解构主义者及后现代主义者,他们更质疑所有的研究及方法都是错误地承袭下来。很多时候,社会理论被认定为不可证明的。
可是,社会理论是构成社会学的最大部份。客观的科学研究经常支持社会理论家的解释。建基于科学方法的统计研究发现妇女和其他人虽然执行同样职业,但是收入出现严重收入差距。这成为女权主义的复杂社会理论的大前提。总之, 特别是对于纯净的社会学的追随者,社会理论曾有这样的呼吁因为它的焦点从个体移到社会本身及一些能控制我们生活的社会力量。这社会学的洞察多年来都集中在学生和对现状不满意的人是因为它假定社会结构和样式是任意或受到具有力量社会群组所控制。这暗示了变动的可能性。这暗示了在社会底层的人士受到不该受的压迫。
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研究会用各种方法蒐集经验实证,包括问卷、面谈、参与者观察及统计研究。
不同的方法所面对的困难是它们都根据研究员各自采纳的理论基础来解释及了解社会。作为功能主义者,艾弥尔·涂尔干喜欢以社会大规模结构来解释任何东西。如果他是符号互动者,他便专注人们如何理解别人。马克思主义者或新马克思主义者把什么都化作阶级斗争。现象学家只是思考大众对现实如何建立自己的意义。当各方都面对现实社会问题时,常常争论谁对谁错,而实际上会把不同方法学结合。
因特网是社会学家的兴趣所在,原因有四:一)它是研究工具。例如网上问卷调查代替纸张问卷。二)它成为讨论平台。三)它本身是研究课题。因特网的社会学研究网上社区、虚拟社区。四)因为因特网而产生社会组织上的改变,例如由工业社会转型到知识社会的大型社会改变。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在二十世纪早期,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曾对工业社会作出研究,对人类学作出了贡献。要留意一点的是人类学家都曾对工业社会作出研究。今天社会学及人类学主要分别在于研究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而不是对象。
社会生物学是综合社会学及生物学的一门新科学。虽然它很快获得接受,但仍然有很多争论的地方因为它尝试使用进化及生物过程来解释社会行为及结构。社会生物学家常被社会学家批评过份倚赖基因对行为的影响。社会生物学家却说在自然之间和哺育存在一个复杂关系。故此社会生物学跟人类学、动物学、进化心理学有密切关系。这仍然是其他科学所不能接受的。一些社会生物学家像Richard Machalek要求使用社会学来研究非人类社会。
社会学跟社会心理学有关系,前者关心社会结构,后者关心社会行为。
主要的社会学主题群体组织方面:家庭-社区—乡村-集镇-城市-部落-民族-团体—文化..
群体与组织
初级社会群体
家庭
邻里
儿童游戏群体
社会组织
科层制
社会制度方面:亲属-婚姻-经济-政治-法律-宗教-教育-文化-体育..
社会过程方面:合作-竞争-战争-改革-革命-社会舆论-社会价值观-社会一体化..
社会化
社会角色
规范与越轨
社会变迁
分层与流动
城市化
现代化
社会问题方面:就业-民族分裂-犯罪-环境污染-人口-移民-种族歧视-暴力—贫困..
社会学主要人物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
埃米尔·涂尔干 (又译:迪尔凯姆)
赫伯特·斯宾塞
卡尔·马克思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滕尼斯
齐美尔
曼海姆
帕累托
马林诺夫斯基
斯金纳
威廉·萨姆纳(William Sumner)
威廉·托马斯(William Thomas)
弗洛里安·兹南尼基(Florian Zrannecki)
帕森斯
默顿
斯梅尔瑟
甘斯
米尔斯
米德
刘易斯·科塞
霍曼斯
布劳
爱默生
戈夫曼
舒茨
哈罗德·加芬克尔
阿多诺
埃里希·弗洛姆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
于尔根·哈贝玛斯(Jurgen Habermas)
米歇尔·福柯
利奥塔
吕西安·斯费兹
布迪厄
安东尼·吉登斯
埃利亚斯
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人类学者,Clifford Geertz)
费孝通
冯钢
社会学理论社会有机体论
社会发展论
社会公平论
社会交换论
社会互动论
社会进化论
社会均衡论
社会认知论
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实论
社会学习论
社会控制论
结构功能论
冲突学说
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是由德国的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构成的学术团体,无论从代表人物的数量,还是从其成员理论建树的深度和广度来看,它都是20世纪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是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可以断言,不研究和理解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不可能十分全面与深刻地理解20世纪人类文化精神的演进。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众多,著述丰富,涉猎的领域十分广泛,而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活动年代又几乎涵盖了整个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霍克海默与卢卡奇、布洛赫等人是同龄人,而它的第二代主要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等人至今依旧健在并十分活跃。
1923年,正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以卢卡奇、科尔施等人为代表的一批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重新反思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教训,并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德国的法兰克福大学内部建立起一个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社会研究所。研究所创办了《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文库》杂志,它的第一任所长由属于奥地利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历史学家格律伯格(Carl Crunberg 1861-1940)担任。格律伯格在马克思主义内部不同派别的争论中持某种中立的态度,他对东方正统马克思主义和卢卡奇等西方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持同样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成了西方和东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联结点,它所办的《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文库》对东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一视同仁,既发表新发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文稿,发表伯恩施坦等人的文章,也发表卢卡奇和科尔施等人的文章。可以说,格律伯格担任所长时期,社会研究所的成员尚未形成我们今天所称谓的法兰克福学派。1930年,霍克海默接替患病的格律伯格担任社会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以社会批判理论而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可以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1930年至1949年的幻年间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创立时期和早期,从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活动地域来讲,这一时期主要是该学派的美国时期。
霍克海默与格律伯格最大的不同点是他不把社会研究所及《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文库》仅仅当作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交汇或对话的场所,而是为社会研究所的成员确定了明确的研究方向,这就是建立社会批判理论或批判的社会理论。霍克海默在就任所长时所做的题为《社会哲学的现状和社会研究所的任务》的演说中,明确提出,社会研究所的任务是建立一种社会哲学,它不满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经济学和历史学的实证性分析,而是以“整个人类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对象而揭示和阐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的命运”,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总体性的哲学批判和社会学批判。由此,霍克海默一方面引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另一方面,他为这一研究引进和组织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如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弗洛姆、本杰明等人,这些人或是成为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的成员,或是成为研究所新创办的《社会研究杂志》的撰稿人,由此而构成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强大阵营。
然而,事隔不久,法西斯上台,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大多是持激进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犹太人,因而无法继续在德国活动。社会研究所被迫于1933年迁往美国,先后隶属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和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在此期间,法兰克福学派成员逐步发展和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批判。其间,霍克海默于1937年发表的《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明确把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概括为批判理论。这一时期,法兰克福学派发表了许多阐述批判理论的重要著作,如霍克海默的《独裁主义国家》、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启蒙的辩证法》、弗洛姆的《逃避自由》、马尔库塞的《理性与革命》等。
1949年至60年代末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中期,是法兰克福学派成员重新回到德国,在西德活动的时期,这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鼎盛时期或黄金时代。
1949年,应西德政府的邀请,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等人回国,重建社会研究所,二人分别担任研究所的正、副所长。不久,霍克海默担任法兰克福大学校长,后又赴美讲学,实际上社会研究所的工作主要由阿多尔诺主持。这一时期,不仅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人(无论是回到德国还是留在美国)继续建构与发展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而且一批年轻的理论家,如哈贝马斯、施密特、内格特等人开始崛起,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理论家。在这一时期,法兰克福学派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他们进一步强调辩证的否定性和革命性,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深刻揭示了现代人的异化和现代社会的物化结构,特别是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等异化的力量对人的束缚和统治,并制定了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革命战略。法兰克福学派的激进的文化批判理论在60年代末席卷欧洲的学生和青年造反运动中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主要代表人物已成为十分著名、十分有影响的社会思想家。代表法兰克福学派这一时期思想的主要著作有阿多尔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弗洛姆的《健全的社会》和《爱欲与文明》、哈贝马斯的《认识与兴趣》、施密特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等等。
从70年代起,法兰克福学派进入了自己的发展晚期,这是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相继去世,学派开始走向解体的时期。
60年代末席卷全欧洲的学生运动使法兰克福学派的声誉达到了顶峰,但此后法兰克福学派很快开始了衰落和解体的进程。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首先,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主要代表人物相继谢世,阿多尔诺于1969年去世,霍克海默于1973年去世,马尔库塞于1979年去世,弗洛姆于1980年去世。其次,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主要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和施密特之间存在很大的分歧,由此导致了法兰克福学派的解体。施密特被视作法兰克福学派的正统继承人,他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在70年代的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依旧有效,而哈贝马斯则强调法兰克福学派的传统批判理论同现代社会条件的不适应性,他开始致力于探讨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主张以交往理性来取代工具理性的核心地位,从而以交往行动理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这些分歧反映在施密特的《论批判理论的思想》、《作为历史哲学的批判理论》和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交往与社会进化》等著作之中。理论上的分歧破坏了法兰克福学派成员间的合作。1969年,哈贝马斯担任社会研究所的所长,但很快,由于同施密特之间关系的恶化,哈贝马斯曾于1971年退出社会研究所。1972年施密特开始担任研究所的所长。1983年哈贝马斯返回到法兰克福大学任教。虽然社会研究所还依然存在,但哈贝马斯等人更多地是作为单独的思想家而活跃于国际学术界,法兰克福学派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学派的历史基本上已经终结。
社会学学派及分支历史社会学派
社会统计学派
社会学分支
社会学史
教育社会学
社会思想史
社会学方法
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统计学
实验社会学
数理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
职业社会学、工业社会学、医学社会学、城市社会学、乡村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环境社会学、青年社会学、老年社会学、犯罪社会学、越轨社会学、妇女问题、种族问题、社会问题、社会群众及分层问题、社区、社会保障、社会工作、微观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宗教社会学、体育社会学、发展社会学、人口社会学
比较社会学
社会地理学
文化社会学
艺术社会学、知识社会学、道德社会学
历史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军事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史、实验社会心理学
公共关系学
社会人类学
组织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福利社会学
人口学
人口经济学、人口社会学、人口学说史、人口史、人口地理学、人口生态学、区域人口学、人口系统工程、人口预测学、人口规划学、人口政策学、计划生育学
参看:
心理学 -- 情报学 -- 政治学 -- 社会主义 -- 社会发展规律 -- 社会结构 -- 人才学
相关文献韦伯(德),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ISBN 7563352058
叶至诚,《社会学是什么》,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 ISBN 9578187181
乔治.瑞泽尔(美),《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ISBN 7301087985
乔纳森·特纳(美),《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 ISBN 957551498X
John J. Macionis, Sociology (10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2004, ISBN 0131849182
Piotr Sztompka, Socjologia, Znak, 2002, ISBN 8324002189
Stephen H. Aby, Sociology: A Guide to Reference and Information Sources. 3rd edn. Littleton, CO, Libraries Unlimited Inc., 2005, ISBN 1563089475
Anthony Giddens, Conversations with Anthony Giddens, Polity, Cambridge, 1998. 对古典社会学作很好的介绍。
Anthony Giddens, Sociology, Polity, Cambridge
Anthony Giddens, Human Societies: Introduction Reading in Sociology
Robert A. Nisbet, The Sociological Tradition,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1967, ISBN 1560006676
Evan Willis, The Sociological Ques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ocial life, 3rd edn,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813523672
Andrey Korotayev, Artemy Malkov, and Daria Khaltourina, Introduction to Social Macrodynamics, Moscow: URSS, 2006. ISBN 5-484-00414-4 [6].
图书
作者: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2-1
版次: 1
页数: 702
I S B N : 9787301066485
包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类教材 >> 社会学
编辑推荐
本书的基调是将社会学视为在现代思想文化中的扮演着核心的角色以及在社会科学中占据着中心位置的学科。在从事了多年社会学各个层面的教学之后,我深感有必要对这一学科当今的前沿及发展做些梳理,写出一本这一领域基础性的教科书。
我的目标是要写出一本能够把某种原创性与当今社会学者所感兴趣的所有基本问题的分析结合在一起的教科书。本书并不试图过多地引入成型的观念,相反地本书从头到尾都包括了社会学中最前沿的观念和研究发现。我希望这不是一种有所偏袒的做法,因为我试图努力做到公正地但非不加区别地涵盖社会学的重要命题。本书试图保持理论思考与经验研究的平衡。在社会学研究中,与其他学科一样,理论显然是至关重要的。本书既要教给学生经典的理论研究方法,但与此同时,也涉及新的理论研究方法。
内容简介
对于第四版《社会学》内容的修订比本书以往所有版本都更为全面。书中所有的经验数据都经过彻底的修订和更新。像前三个版本一样,作者努力使本书既具有可读性和娱乐性,同时也处于本学科的最前沿。本书大量使用了学术研究的成果和专业期刊作为研究资料的来源,为了使教材尽可能具有时事性,也精选了一些报纸和杂志作为最新的资料来源。本书新增了许多部分。通过把新增内容与那些可靠的、经过检验的部分相结合,尽可能地保持了本书权威级社会学绪论的声誉。
本书的第一版出版于1989年,从几个角度开辟了新领域。第四版的创新性在于它是包括了有关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其他变化是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透彻研究的第一本教材。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事实上遍布每一章。巨变时期也带来其新的风险,风险也是本教材探讨的一个持续的主题。
作者简介
安东尼·吉登斯,英国伦敦经济学院院长,世界著名社会学家。曾任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研究员剑桥大学社会学教授。曾有多部著作问世,对社会理论乃至一般社会科学都有极为深厚的影响,如《民族国家与暴力》、《现代性的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超越左派和右派:极端政治的未来》以及《社会学》。
作者: (美)波普诺 著,李强等译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0-1 字数: 版次: 1 页数: 724 印刷时间: 开本: 印次: 纸张: I S B N : 9787300031941 包装: 平装
作者简介
戴维·波普诺是位于新布伦瑞克的新泽西州立大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学院的社会学教授和副院长、拉特杰尔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社会学教授,拉特杰尔社会学系前系主任,学生指导委员会主席,他在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家庭、社区变迁等方面 有高学深的造诣,发表过大量有论著,其中最近的一本是《家巢的扰动: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变迁及其衰落》,其他主要著作涉及个人幸福、公众境况,城市郊区环境等。
波普诺出生于加利福尼亚的帕萨迪纳,大学毕业于俄亥俄州安提阿学院,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学术生涯是从城市规划领域开始的,此后,波普诺教授曾在拉特杰尔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担任研究指导,在该大学除了开设社会学导论性课程外,还讲授城市社会学、婚姻与家庭社会学、城市规划、环境社会学、斯堪的纳维亚社会、比较社会制度、社会变迁和社会理论。
波普诺教授夫妇及其两个女儿现居住在新泽西的普林斯顿,他目前还是美国家庭委员会 的主席之一。
目录
第一部分导
第一章 社会学导言
一 什么是社会学
二 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
三 社会学理论
四 应用社会学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的过程
一 研究过程
二 研究方法
三 社会研究中的客观伦理学
总结与关键概念
推荐阅读书目
第二部分 社会组织与个体
第三章 文化
一 什么是文化
二 文化的构成
三 文化的分析
四 美国人的价值观
第四章 社会与社会结构
一 社会结构
二 社会结构的单位
三 社会的类型
四 关于社会的风种理论视角
总结与关键概念
推荐阅读书目
第五章 社会互动与社会网络
一 什么是社会互动
二 符号互动论
三 关于社会互动的其他理论
四 非语言沟通
五 社会互动的形式
六 社会网络
总结与关键概念
推荐阅读书目
第六章 社会化
一 人类生物学与社会化
二 婴幼儿的社会化
三 人格发展理论
四 养育孩子的方式
五 社会化的主体
六 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
七 再社会化
八 社会化与人的自由
总结与关键概念
推荐阅读书目
第七章 群体与组织
一 社会群体的性质
二 群体结构
三 群体是怎样运作的
四 组织的特性
五 组织过程和变迁
六 组织选择
七 组织与现代社会:一个人文主义的观点
总结与关键概念
推荐阅读书目
第八章 越轨、犯罪和社会控制
一 越轨的本质
二 关于越轨的理论视角
三 犯罪和型事司法系统
总结与关键概念
推荐阅读书目
第三部分 社会不平等
第九章 社会分量
第十章美 国的社会阶段和贫困问题
第十一章 民族、种族与少数民族
第十二章 社会中的年龄和健康问题
第十三章 性别
第四部分 社会设置
第十四 章家庭
第十五 章教育
第十六 章宗教
第十七 章权力、政治和政府
第十八 章经济与劳动
第五部分 社会环境和社会变迁
第十九章 人口与生态
第二十章 城市、城市化和社区变迁
第二十一章 集合行为和社会运动
第二十二章 社会和文化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