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市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禄市镇位于华蓥山中段西沿,幅员面积2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万亩,全镇12个行政村,121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万人。该镇属低山浅丘与平坝相间的地貌形态,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热量充足,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

全镇围绕“粮油生产稳镇、劳务输出富镇、三大支柱强镇、改革开放活镇”的发展思路,精心培育三大产业(畜牧业、林果业、加工业),努力建设三个大镇(畜牧业大镇、林果业大镇、加工业大镇),大力发展特色经济。2003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040万元,一、二、三产业GDP比例为25:64:1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00万元,财政收入1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82元,计划生育率达95.31%。

一、基础设施建设完好

一是交通便利。广溪公路、襄渝铁路纵贯境内,镇政府距华蓥市市区仅有9.5公里,全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院院通石板路。二是通讯方便。实现了村村通电话,装机容量已达1000门。无线电话覆盖全境,通信良好。三是供水供电设施完善,镇辖区内有供水站2处,场镇居民及工农业用水充足。农村电网实现了全面改造,境内有110KV变电站一座,中型水电站渠首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工农业用电充足。四是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实施水保项目,完成了坡耕地纵改横,提高了农业综合开发效益,2003年全国“长治工程”现场会在该镇召开。五是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长达1.8公里的禄市大道已成为个体工商业主的投资热土。

二、农村经济发展快速

以农业为基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化初见成效。全镇种植经果林5000亩,其中华蓥山黄花梨基地已创建成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畜牧业发展不断壮大,现有各类养殖大户30余户,全镇建立了优质牧草基地6处,示范村6个,种植菊苣、黑麦草、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近万亩。2003年出栏生猪33427头,肉兔275833只,肉羊2130只,肉牛283头,家禽278200只。

该镇人力资源丰富,加强“外输”和“回引”工作,重服务,年输出剩余劳动力5600余人,返乡创业人员也越来越多,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三、工业经济扎实推进

利用原红光工业园区闲置厂房引进了重庆大川套装木门集团,年生产实木套装门30万套,年产值达亿元。大力培植农产品加工企业,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户,年加工粮油1万吨以上。大力发展煤电产业,投资1600万元的天池湖渠首电站正加紧建设,拦马石煤矿扩能技改正有序进行。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广播电视实现了村村通,自然村通率达89%,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0%,精神文明建设上台阶,已建成市、地级文明村11个,文明单位8个。现有敬老院1个,各类学校12所,其中禄市初中、禄市小学,现有幼儿园6个,其中民办3个。现有镇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站12个,建立了妇幼保健院禄市分院,医疗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事业不断进步,建成了宣传文化中心,成立了市民教育学校,以民乐队、车车灯表演队、腰鼓队为代表的乡村文化、社区文化较为活跃,2003年被评为“省级文化先进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