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伊岭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黑龙江省伊春市乌伊岭区

概况乌伊岭区位于伊春市区北端,小兴安岭的东段,横跨小兴安岭南北两坡。东经128°57′~129°44′、北纬48°33′~49°08′。南与汤旺河区接界,西隔库尔滨河毗邻红星区,西北与逊克县接壤,东、东北与嘉荫县毗邻,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65公里。面积3162平方千米,行政区划面积为899平方公里,林业施业区总面积为308 127公顷周界长280公里。)。总人口26 546人(2004年)。

乌伊岭区距伊春中心区153公里。邮编:153038。代码:230714。拼音:Wuyiling Qu。

行政区划乌伊岭区辖1个街道,10个林场、2个经营所:乌伊岭街道;上游林场、美峰林场、美林林场、建新林场、移山林场、林海林场、桔源经营所、东克林林场、福民林场、阿廷河林场、永胜经营所、前卫林场。

历史沿革乌伊岭,蒙古语,意为“长满树林的山岭”。是伊春林区开发建设最晚的地区。1964年筹建乌伊岭林业局,1967年正式投产,同年10月,设立伊春市乌伊岭区。

1992年,乌伊岭区 伊春市管辖的市辖区。位于市境最北端,北、东与嘉荫县毗邻,南与汤旺河区相连,西北与逊克县分界。是南乌铁路的终点站。区政府驻地距市区中心153公里。全区总面积3162平方公里。区内设有乌伊岭街道办事处。1992年末全区总人口2.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7万人;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区政府和乌伊岭林业局驻地乌伊岭街。

自然资源乌伊岭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有林地面积344.5万亩,森林覆盖率74.5%。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862万立方米,林木树种繁多,有落叶松、白桦、柞树、黑桦及红松、云杉、冷杉、榆树、椴树、杨树等。此外,施业区内有草原35万亩,可开发水面0.15万亩,可开垦土地4.5万亩。矿产资源主要有黄金、玛瑙、珍珠岩、石灰岩、水晶、泥炭、粘土、玄武岩等。现已开采的有黄金、玛瑙石等。动物主要有驼鹿、黑熊、狍子、野兔等。中草药资源极为丰富,有300多种,尤以黄芪、刺五加、三棵针、五味子等最为有名。山野菜主要有蕨菜、刺嫩芽、黄花菜、猴腿等30余种;食用菌主要有黑木耳、元蘑、榛蘑、草蘑、油蘑、猴头蘑等,尤以黑木耳、猴头蘑最多。山野果主要有山葡萄、山丁子、刺玫果、都柿、松籽、榛子等。

旅游景点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顶峰东段、国有林区乌伊岭林业局施业区境内。保护区面积43,824公顷,其中核心区14,663公顷、缓冲区15,608公顷、实验区13,553公顷。保护区分布有高等植物近900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黄檗、紫椴、野大豆、浮叶慈菇等9种;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352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兽类2种、鸟类6种;国家II级保护兽类8种、鸟35种。保护区始建于1999年,2001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乌伊岭湿地自然保护区雨水丰沛、河流纵横、沼泽遍布、林木茂密,有着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是各类湿地动物生长繁育的基地。莽莽林海中不时有紫貂、原麝、马鹿、棕熊、黑熊、猞猁、水獭等野兽出没。星罗棋布、水草丰美的漫滩沼泽中,中华秋沙鸭、丹顶鹤、白枕鹤、鸳鸯等珍稀水禽,或游弋在平静的水面,或自由翱翔,或悠闲漫步;潺潺的林间溪水,清澈见底,这里是黑龙江林蛙和哲罗鱼等两栖和鱼类的乐园。保护区内野生植被绿色葱茏,苔藓和蕨类植物遍布林缘沟谷,一望无垠、生机盎然;灌木、草本、藓类与沼泽水域构成了我国北方温带种类极为丰富的森林湿地型,蕴育着貉藻、乌苏里狐尾藻等大量珍稀水生植物;松、杉、桦、柞、椴等高大的乔木与纵横交错蜿蜒潜行的溪流及微风起伏的水草构成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卷,镶嵌在气势磅礴绵延千里的小兴安岭之中。

开山河瀑布位于乌伊岭林业局乌永干线19公里处,系1964年经人工开凿而成。虽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气魄,但逢大雨过后,瀑布飞溅,响声几里的气势,甚是蔚蔚壮观。瀑布四周,山峦起伏,松涛阵阵。好一幅“山静松声远,千峰争秀香”之美景。

独秀峰位于乌伊岭区境内乌永干线33公里处,乌云河上游西侧。高27.36米,系亿万年自然形成的陡峭、挺拔的一座山峰。

独秀峰三面环水,水绕峰行,峰随水转。倘在离其一水之隔的美峰大桥上漫步观赏独秀峰,则给人一种步移景换的感觉。一会犹如一尊庄严的华表,威武而神圣;一会又像灰谐的美猴王面,猴头滑相,煞是逗人……。

独秀峰,一个美丽的去处,一个令人忘返的去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