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症妄想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这两种类型的精神病是怎样影响着人的个性发展的呢?首先我们要从这两种类型的患者的妄想内容的差异入手展开分析。不管你得的是何种类型的精神病,都要饱受“妄想”的折磨,而不同类型精神病的患者,他们妄想的类型是截然不同的。

精神分裂症型患者的妄想虽然具体内容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模式都差不多。大多都是“有人要杀我”或者“我接收到了某种电波,是它命令我去杀人”等等,即在这些妄想当中,

“自己”总是充当着被动的角色。也就是说,在“妄想”的虚幻世界里,主角不是“自己”,而是“他人”。在这一点上,它跟躁狂抑郁症型的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而在躁狂抑郁症型的人的妄想当中,通常“自己”才是主角。妄想的内容虽然存在差异,但它的基本症状都是“躁狂”和“忧郁”状态彼此往复,周而复始。

抑郁症患者比较有代表性的妄想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即“犯罪妄想”、“疑病症”和“贫困妄想”。所谓“犯罪妄想”即自己实际上也没干什么坏事,但却始终摆脱不了罪恶感,“疑病症”的人则是明明没有病,各项检查都显示正常,却总觉得自己得了癌症或是艾滋病之类的绝症,“贫困幻想”的人的症状表现在虽然生活富足,却总想着自己有一天会破产,走投无路。

以上即抑郁症患者的三大幻想类型。显而易见,它们的主语都是“自己”。他们幻想自己做了坏事也好,得病了也好,贫穷了也好,都没有转嫁责任,而是认为责任在自己。躁狂症患者在表层特征上则跟他们恰恰相反。他们无比自信,觉得“我就是正义之神”,“我的身体一级棒,成天不睡觉都没关系”,“我肯定会成功,成为亿万富翁”。但追究到深层,他们与抑郁症患者一样,都十分关注“自我”。

如此一做比较,两种妄想类型的差异便不言而喻了。分裂症患者的症因在于过度关注外部环境,而躁狂抑郁症型患者的症因则在于过度关注自己。

这就是两大精神病的基本特征。如果人的个性也大致可以分为“精神分裂症型”和“躁狂抑郁症型”的话,那么它们的根本区别也在于此。虽然正常人不会产生患者那样的幻想,但从本质上来说,“精神分裂症型”的人在内心深处永远把“他人”摆在第一位,而“躁狂抑郁症型”的人则永远是自己要当主角。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