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台故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Lintai Gushi

《麟台故事》

记述中国北宋政府藏书制度的著作。程俱著。程俱(1078~1144),字致道,衢州开化(今浙江衢县)人。北宋时曾在政府的修史与藏书机构崇文院 (1082年改为秘书省)担任《国朝会要》编修检阅官、著作佐郎等职,先后任职14年。南宋绍兴元年(1131)重建秘书省,程俱首任秘书少监。为使秘书省的工作有例可循,他根据自己过去任职时的见闻和当时所存的有关文献,撰成《麟台故事》(“麟台”,是唐代武则天时期掌管政府和皇家所藏典籍的机构的名称,此前曾称秘书省),于绍兴元年七月上呈朝廷,受到朝廷重视,不久即颁布实施,成为南宋时国家藏书事业所遵循的准则。直至600多年后, 清代乾隆皇帝还认为文渊阁的各项制度应参照宋制。

《麟台故事》全书共有5卷12篇,约5万多字。各篇的篇名是:官联、选任、书籍、校雠、修纂、国史、沿革、省舍、储藏、职掌、恩荣、禄廪。主要内容为:秘书省三馆和秘阁的历史沿革、职能、官员的设置、任用、升迁、日常活动等情况;书籍的征集、整理、收藏、校雠、编纂、刊刻、利用等基本工作。该书虽是追述北宋秘书省的故实,但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藏书事业作用的认识,例如他认为“典籍之府,宪章所由”,藏书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事关国家的治理。

明代以后,该书流传极少。清代纂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9篇,收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清末陆心源得到黄丕烈影录的明代影宋抄本 3卷残本 (6篇),与《永乐大典》本合并整理成 4卷附《补遗》1卷,约3万多字,收入《十万卷楼丛书》,是该书传世最好的版本。《中国历史藏书论著读本》(1990)一书中收入了姚伯岳的校点本。 (见彩图[南宋程俱著《麟台纪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