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面积东瀼口镇:1993年7月1日置镇,巴东县辖,位于长江北岸,东经110°18′-110°30′、北纬31°01′-31°07′,与巴东县城黄土坡小区隔江对峙。东挨秭归县洩滩乡,西接巴东县官渡口镇,北邻巴东县溪丘湾乡,南滨长江。官(渡口)东(瀼口)通乡油路横穿东西,209国道纵贯西域。镇政府驻地原址东瀼口,1999年11月1日移民搬迁到雷家坪,东距三峡坝址三斗坪64公里,西距巴东长江大桥8公里,顺江东下736公里抵省会武汉,溯江西进538公里至重庆市府,沿209国道北上570公里入古都西安,经巴东县城南行200公里达恩施州城。扼川鄂咽喉,据江北门户。全镇总面积101平方公里(151500亩)。
建置 沿革据《湖北通志》云:“夔人谓山涧之流通江者曰瀼,居人分其左右,谓之瀼东瀼西”。因地处店子河通往长江之入口,且居南宋县城(旧县)之东,东瀼口随之故名。
东瀼口,商代设郡时,郡址雷家坪;西周时期属夔子国地;秦至西汉隶南郡巫县地;东汉归吴地;三国章武元年为宜都郡地;三国永安3年至南朝,为建平郡地;北梁普通6年归信州信陵郡;北周天和3年(公元568年),置于乐乡;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隶属巴东县(隋末至北宋时期,镇域旧县坪村南部长江边是巴东县城所在地)。晚清时期:据《巴东县志》载:承前清制,编户八里。民国时期:民国初至20年(1931),巴东全县划为16区,习常按地域称为左六区、中四区、右六区。为地方团总控制。东瀼口镇现域分别隶属左六区的牛洞区、麦丰区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至1950年2月,巴东县共设5个区,东瀼口镇现域隶属江北西瀼区,沿袭保甲。1950年3月至1951年1月,全县调整为5区1镇,东瀼口镇现域属西瀼区,废止保、甲,下设村,村下设组。1993年7月1日,红花岭、五里堆2村划属官渡口镇,其余22个村179个村民小组建置为东瀼口镇(1999年11月1日镇政府驻地从东瀼口移民搬迁至雷家坪)。
地质地貌与气候镇域地层比较完整,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为紫红色砂质泥岩和泥质碳酸盐岩。东瀼河以东地层含煤丰富,沿江地区为冲积层。地势东北稍高,西南略低,山脉参差起伏,不成明显走向,属巫山余脉延踞。东部地形陡峻,有龙会观山峰突起,海拔1700.7米,为全镇制高点,西部地势较为平缓,境内最低点红庙岭江边,海拔66.8米,亦为全县最低点。境内沟壑密布。中部东瀼河将全境自然切成东西两大板块。东部牛口河与宜昌市秭归县形成明显分界线。西部神农溪支流茅家沟与溪丘湾乡分界。
主要山峰 龙会观,金甲山,羊乳山,白虎云,卡子岭
威灵观 (位于焦家湾村1、2、3组,海拔776.1米,占地4平方公里。据传,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由马兴科等人在山项上募修一庙(1948年毁),取名“威龙观”,后因当地人常进庙求神显灵,习称威灵观。)
纱帽山 (位于东瀼口村1组,又称邵家包。据传北宋寇准在巴东任县令时,长江洪水涨至大堂门槛,浓雾弥天,寺院和尚力劝寇公将纱帽投入江中,顿时水退去散,寇公跪拜天神,忽见沙帽腾空,定神观之,对面江北一山如是纱帽,故名纱帽山。后,见江北旧县未当要冲,不能控驭“南蛮”,即上书皇上,请将向灵异(汉景帝二年以进宝状元被封为中路金甲大将军附马公)之墓从金子山天堂地移往纱帽山,旨允。后在其墓葬处修建了县衙署。今峡江一带土家向氏后裔常瞻仰崇拜。)
河流溪沟 红沙沟,茅家沟,大溪沟,史家沟,刘家沟,王家河,邓家沟,付家河,严家大沟,硝洞子沟,纸厂沟,宝塔河,牛口河
洞子沟 (源于旧县坪邬家湾,南向注入长江,全长约3公里。)
东瀼河 (又名东瀼溪,是东瀼口镇主要河流,源于溪丘湾乡甘坪东北部罐子口,汇6条小溪至两河口止(长约8公里),称板桥河。向南延伸至柚子树大桥长约7公里,称店子河。再向南延伸2公里注入长江,称东瀼溪。板桥河、店子河、东瀼溪将全长17公里的东瀼河自然分成上、中、下游,把东瀼口镇切成东、西两大板块。该河河床均宽20米,流速0.4米/秒,多年平均迳流量1.18亿立方米,流域面积65平方公里。其支流王家河上段叫紫阳沟,为常流溪,南流于两河口注入,全长约5公里。)
人口 民族2000年,总人口25242人。其中:汉族21142人,占83.76%;土家族4094人,占16.22%;苗族5人,占0.02%;回族1人。 随着历史的演进,民族的繁衍,社会经济的发展,房系分支迁徙,汉族、土家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混杂居住镇境各地。各民族之间融洽、友好、团结、进步。
版权为 长江巴东网 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