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理论由Eli Hecksher 和 Bertil Ohlin提出。 他们观察到:
1.每个国家所拥有的资源有差异。比如阿根廷拥有大量肥沃的土地,沙特拥有大量的石油,中国有大量的低技能劳力。
2.产品可根据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不同来划分。
根据这些,他们提出HO理论: 国家会在生产需要大量使用它所大量拥有的资源的产品这一方面相对优势。
H-O模型的假定:1,两国,两产品,两种生产要素.2,生产要素在世界各国是同质的;并且,生产要素在各国的供给是固定的,在国内可在产业间流动.3,关于生产函数的假定,有三个方面:
生产函数是线性的,且为不变的规模收益(constant return to scale);生产要素边际生产率为正数但递减.各国相同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没有技术的差距.没有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intensity reversals),即不同的产品以不同的要素组合生产,相同产品的要素组合总是相同的.4,两国对两种产品的需求形态(demand pattern)相同,各种商品消费比例取决于价格而非收入,即收入水平和偏好不决定贸易类型(pattern of trade).5,没有完全的专业化分工现象,即假定两国在自由贸易下均生产两种产品.6,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障碍,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
H—O模型的结论:一国应当出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丰裕而便宜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要素的商品.换言之,劳动丰裕型国家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资本丰裕型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所有可能造成国家之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和比较优势的原因中,H—O定理认为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即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s)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正是这个原因,H—O定理又常被称为要素禀赋理论。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1 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第一,李嘉图用比较优势理论确定国际分工的格局,而俄林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分析比较优势的来源。第二, 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的分析,不再比较两个单位产品的成本差异,而直接比较两国生产要素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差异。第三,俄林把国家之间的分工扩大到地区之间的分工,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第四,这一理论为各国依据生产要素的情况,合理使用和分配本国资源,建立符合国情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率,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依据。马科斯在《资本论》第三卷曾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工资和土地价格低廉,资本的利息却很高,因为那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总的来说不发展,而另一个国家的工资和土地价格名义上很高,资本的利息却很低,那么,资本家在这一个国家就会使用较多的劳动和土地,在另一个国家就会相对地使用较多的资本,在计算两个国家之家可能在多大程度上进行竞争时,这些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
2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不足。第一,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是静态的。它舍弃技术的差别与经济条件的差别,又假定各种生产要素本身的生产效率是相同的,从而把比较优势和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别看成是绝对的和不变的,忽视了世界各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动态变化。第二,俄林假定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排除垄断和国家对外贸的干预,也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