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亚那闪光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 文 名 圭亚那闪光蜥

俗名别名 秘鲁鳄鱼蜥(香港)

英 文 名 Guianan caiman lizard

拉丁学名 Dracaena guianensis

地理分布 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栖居在沼泽、河流或洪水泛滥的森林中。

繁殖方式 卵生。

习 性 日行性、半水栖型的蜥蜴,卵生,每次产2枚卵。这种强而有力的蜥蜴有健壮的大头部、可以咬碎东西的强壮上、下颚,臼齿般的牙齿则用以取食水栖螺类,再由蛇头将不能消化的碎壳吐出。饲养难度普通,温度白天保持在25~28℃、晚上保持在21~24℃左右;加热点约在32~34℃之间,环境湿度维持在50%~70%左右,并必须设置一人工避难所使其躲藏。

体形特征 体长可达0.9~1.1公尺,圭亚那闪光蜥的体色主要为亮绿色或褐色,头部则为橙色。幼体的亮绿色体色较成体更为鲜艳。其颈部鳞片隆起,背部及尾巴的鳞片也明显鳞脊化,有时可充当部分防护。这种蜥蜴形似眼镜鳄(Caimancrocodilus),但其宽短的头部则与条纹颈带蜥(Tupinambis teguixin)较为相似。

食 性 根据记载,圭亚那闪光蜥会在旱季时爬到树上以觅食无脊椎动物与蛋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