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Daguan Tie Ce(Songtaben)

《大观帖》册(宋拓本)

中国北宋汇刻丛帖《大观帖》原石的宋拓残本 2种。临川李氏本存2、4、5卷,白麻纸,淡墨拓,剪方装,2卷存24开半,4卷存 14开半,5卷存16开半,纵30.8厘米,横28厘米;聊城杨氏本存 2、4、6、8、10共5卷,白麻纸,乌墨擦拓,剪方装,2卷存13开半,4卷存14开,6卷存3开半,8卷存14开,10卷存16开,每开2页,每页纵32.3厘米,横20.9厘米。

《大观帖》全 10卷,为大观三年 (1109)宋徽宗因《淳化阁帖》板已断裂,出内府所藏墨迹,命蔡京等稍加厘定,重行摹勒上石。款署“大观三年正月一日奉圣旨摹勒上石”。各帖标题与各卷款识皆蔡京手书。刻工精良,胜于《淳化》。

《大观帖》纠正了《淳化阁帖》中的许多错误,如《淳化》第二卷中张芝《知汝殊愁》帖有一个草书“”字被误认为“不可” 2字,《大观》把它合拢了。此帖笔画沉着丰腴,起笔、收笔以及笔划的转折,锋颖毕露,如同手书,原石早佚,传世拓本无全帙。此拓本虽是残卷,已希如晨星。

[《大观帖》册(宋拓本,局部)]

临川李氏本,每册均为红木面刻翁方纲题签,有“华夏”、“伯雅”、“孙氏叔夔”、“翁方纲”、“宗瀚”等藏印 110余方,翁方纲、李宗瀚等跋 18 段。聊城杨氏本有“迪志堂印”、“大雅”、“范大澈图书印”等藏印 100余方,并有崇恩、王拯,孙毓文等跋。此 2种现藏故宫博物院。此外,中国历史博物馆还藏有第 7卷,南京大学藏第6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