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纪堂(1874-1943年),名柏,学名宝伦,以字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初五日生于香港。 广东新会七堡冲历村人。
父李升是香港富商,家财千万。纪堂虽出身富家, 全无纨绔子弟习气,性任侠好义,善骑射操舟, 曾应募为港府组织的义勇军队长,及在日本邮船会社管帐。
【个人简历】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0月, 李初识经港赴日本的孙中山。次年父死,分得“益隆银号”,拥有资财百万,更慷慨疏财, 结交义士。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李纪堂加入兴中会, 投身革命,支持陈少白创办《中国日报》,每月助银数百元。夏, 孙中山由日本来港,策划惠州起义,任纪堂为财政主任,保管账目款项。 他即捐3万元作起义经费。起义失败,遗散、 抚恤等费用十六七万元亦由他承担。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李纪堂在新界青山(又名怀渡山)购地250亩,创办畜牧圃植场,建红楼为场部;又在香港中环开设“青山栈”,出售农牧场的产品。场里工人400余人,一半是三洲田起义失败后前来就业的,场、栈成为革命同志的落脚点。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秋,他认识洪秀全堂侄洪全福, 谋在广州起义。为招募各地三合会员及购置枪械,纪堂独力负担经费 50万元。决定于次年正月初一日举义。不料事泄, 省港机关被搜查,事告失败。而他的家产,已耗费过半。
李纪堂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光绪三十年(1904 年)任香港东华医院总理。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 继续为革命出钱出力。曾捐两万元支持“采南歌剧社”作费用,进行改良粤剧, 排演革命戏。为兴办教育,斥资10万元创办“李升格致学堂”。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潮州黄冈起义失败, 革命党人余继成逃港被拘。李聘律师护救脱险,负担费用2万余元; 惠州七女湖起义失败,逃港的党人匿于青山农牧场,均由他安置或供养。 这期间,还多次协助革命党人在农场里试验爆炸,制造炸弹, 并把农场作为藏匿军械的仓库和革命同志的联络居留点。次年,因负债破产,而革命意志并不泯灭。之后,他对庚戌新军起义之役、 辛亥广州“三·二九”之役,为党人购运军火,穿针引线,不遗余力。武昌起义后,对于策划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反正,亦有劳绩。
民国成立后,他历任广东军政政府交通司司长、 广东地方交通管理处长。
1921年任大本营庶务局长。次年陈炯明部叛变, 他潜回乡间,任西江军事特派员。
1923年, 孙中山在广州重组大元帅府,他任大本营兵工局筹备委员。之后, 历任大本营财政委员会委员、民产保证局长、 全省公路管理处长、 四会县县长、 恩平县县长。
1941年5月,赴重庆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
1943年病逝, 终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