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星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雅星镇地处儋州市西南部,是个少数民族镇。2002年8月富克镇并入雅星镇,行政区划面积557平方公里,是全市行政区域面积最大的镇。辖18个村(居)委会、农场,自然村65个,总人口2400多人,耕地面积8463公顷。

历史沿革:解放初期,雅星镇属儋县第六区雅星乡;1958年与国营八一农场合并,成立八一人民公社,次年与八一农场分开,独立为雅星公社。1981年1月,将7个大队划归八一农场,1983年取消公社体制,改为雅星区,1987年改区为镇。

雅星镇位于本市西南部,其南面与白沙交界。距市中心那大镇35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9°26′、东经109°15′。地处丘陵,平均海拔150米。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638.5毫米。年平均气温23.3℃, 一月份平均气温17.3℃, 七月份平均气温27.5℃。

该镇农业以种植水稻和番薯为主,兼种甘蔗、橡胶和香茅等热带经济作物。镇上居民主要从事粮食加工业、运输业和经营日用小商品。全镇有卫生院1间,中学1所,小学11所。

海榆西线自东向西横穿镇区,环岛西线铁路也穿越镇中心,交通十分便利。八一总场、红岭农场、龙山农场、西华农场、西庆农场、西培农场和白沙县的芙蓉田农场等7个国营农场与雅星镇相邻。特别是与国营八一总场交融在一起,实现了统一规划和资源共享。全镇已实现村村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镇上开通了有线电视。

境内土质多为沙壤土,境内有珠碧江、石牛江两条江河, 43宗总库容量为927万立方米的山塘水库为镇区提供生产用水,其中田尾水库、红岭水库为小一型水库。年均气温4.3C?,年降雨量1700毫米,属热带季风性气候,适宜热带作物的生长。

全镇的支柱产业是甘蔗、橡胶、林木、木薯。甘蔗8万多亩,是全省最大的甘蔗基地,2006年工业产量达26万吨。橡胶6万多亩,镇内有一个橡胶加工厂。林木5万多亩,重点分布在原富克镇,主要是销往洋浦金海纸浆厂。木薯3千多亩,镇内有一家淀粉加工厂。

近几年来,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不懈努力,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国务院2005年5月授予雅星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称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人口计生委等10个部委2005年11月授予雅星镇“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乡、镇、街道”的称号。海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和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2005年、2007年两度联合授予雅星镇“海南省2003-2004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海南省2005-2006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