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最大销售范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商品最大销售范围是指某地生产的商品所能销售的最远距离。因运输成本随运距增远而不断增高,到达一定地点后,由于运输附加成本过高,使该商品在该地点的销售量减少为零。它主要由商品的产地价格、体积重量及运输方式决定。一般产地价格高、质量轻、体积小的商品最大销售范围远。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Lsch)曾用一个概括性图式说明商品最大销售范围。他提出,在均质平原,排除其他一切有关经济方面的作用,生产某种商品的供给市场呈圆形。他用需求圆锥体的方法,即用价格与销售量的比例关系来说明市场区,求出需求曲线(图略)。图中OP是商品产地(或供应点)的价格,PQ为P点的销售量。从P点向外,如在R地,因销售价格中增加了交通运输费用,商品的销售量减少为RS。再远到F时,销售量为0。FT为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即消费者的需求随运输费用增长而递减。PF 为该商品的最大销售距离。如果把PFQ。平面绕PQ轴旋转,即会产生一个需求圆锥体和一个市场区的空间范围(图略),其中以PF为半径的圆形区域是该商品的最大销售范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