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5年至1582年)出生于佛阿拉城,建州"宁古塔"贝勒之一。大清兴祖直皇帝、建洲左卫都督福满位下第五子,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五叔祖,后称五祖。包祖兄弟六人,各筑城分居,包祖居尼麻喇城(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镇东北老龙岗附近、嘉禾头道堡古城)。与其他五位兄弟,分居六城,近者五里,远者不过二十里。其一生事迹不显,一生主要从事农耕、渔猎、采集业等,从尼麻喇城出土的一些明代青花瓷片来看均为民窑出品、该城没发现砖类建筑,这说明居住的都是草泥房,他的生活水平不如觉昌安等人。尼麻喇城与其他兄弟的城比较小,反映了他没有多少经济实力。此外,在史料中没有反映包郎阿及部落到明辽东或朝鲜进行抢掠,这说明,他当时的经济状况,可能是自给自足。
包郎阿居住地与父亲福满和四哥觉昌安所居住的赫图阿拉较近,可能相互来往较多,所以在六祖子孙中,五祖包朗阿子孙是唯一从一开始就支持追随清太祖的。明万历十一年五月,努尔哈赤起兵征讨尼堪外兰,太祖努尔哈赤的"长祖、次祖、三祖、六祖"之子孙同誓于庙,欲谋杀太祖,唯独五祖包朗阿子孙没有参与。在努尔哈赤身处逆境时,五祖子孙一片诚心,多方关照。万历十二年正月,努尔哈赤三祖之子龙敦唆使努尔哈赤继母舅萨木占,带人杀死了努尔哈赤的主要助手、妹夫噶哈善。努尔哈赤悲愤异常,立即带人寻找噶哈善尸体,这时五祖之子郎腾关照努尔哈赤说:"族人若不怨汝,焉肯杀汝妹夫?汝且勿往,恐被人害",使努尔哈赤有所提防。在努尔哈赤需人甚急的年代,五祖子孙最先投入努尔哈赤麾下,跟随努尔哈赤东征西讨。万历十三年四月努尔哈赤攻哲陈等部时,五祖之孙扎亲、桑古里等人随征,有力地支持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事业。
包祖有子四人:(长子)隋痕、(次子)巴孙巴图鲁、(三子)对秦、(四子)郎腾;有孙九人:博尔珲、勒特、扎亲、桑古里、布席库、柏林、务巴席库、萨哈席库、机达席库。在其后代子孙中,对清王朝有较大影响的有功勋者要数拜三、顾纳岱、莫洛宏、四宝等。在五祖包朗阿曾孙辈中,又有傅泰、拜山、苏达喇、念穆念库、萨哈廉、务习潭、瓦尔达、国河济、穆成格、勒德浑、密雅纳等在努尔哈赤帐前效命。他们饶有祖、父辈之风,对努尔哈赤及其继承者忠心耿耿,矢志不移,参加了一系列战斗,在战火中成长。以拜山为代表的五祖子孙在著名的夺取沈阳、辽阳、锦州、宁远的战役中功勋卓著,并为此付出重大伤亡。
在五祖后世子孙中,更有顾纳岱、莫罗浑等辈从龙入关。参加山海关战役、镇压金声桓、李自成、张献忠、攻占南昌、出兵福建、攻打厦门郑成功等著名战役,并付出重大伤亡,在统一祖国的事业中做出应有的贡献。五祖子孙在清朝建国后的各个阶段也相应为清帝国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顾纳岱以护军统领亲自迎接世祖章皇帝进京。
五祖包郎阿约于明万历十年左右去世,葬于启运山下永陵。顺治十一年扩建永陵时,其墓被圈在永陵宝城外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