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阱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0

【出处】宋濂《燕书》

【原文】鼠好夜窃粟,越人置粟于盎,恣鼠啮,不顾。鼠呼群类入焉,必饫而后反。

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

【翻译】老鼠喜欢夜间偷吃粮食。有个越国人把粮食装入腹大口小的盎里,任凭老鼠去吃,从来不去管它。老鼠呼唤它的同伙跳进盎里,必定要饱餐一顿才肯回去。于是越国人把盎里的粮食倒干净,换上水,然后用一层糠浮盖水面。老鼠不知底细,到了晚上,又呼唤同伙一个接着一个地跳入盎里,结果全都被淹死了。

好:喜欢,喜爱。

咸:结果。

越人:浙江一带古时属越地,当地人被称作越人。

阱:为猎取野兽而设备的陷坑。

盎:古代的一种腹大口小的器具。

饫:吃饱。

逮:等到,到。

【寓意】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对付像老鼠一样贪婪的敌人,最好的法子就是诱敌深入,集中力量,一举歼灭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