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汉烈,男 ,教授,博士生导师,楚天学者。从事结晶学与矿物学、现代矿物学的教学工作,现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矿教研室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矿物成因环境标识、矿物表面化学。
1983 年- 1987 年,武汉地质学院岩石矿物学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7 年- 1990 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学习,获矿物学硕士学位; 1990 年- 1993 年,湖北省地质矿产局从事岩矿鉴定、矿产开发利用工作; 1993 年- 2005 年,武汉理工大学测试中心从事 X 射线衍射及现代测试技术的教学工作, 2001 年在武汉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 2005 年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矿教研室任教。
在矿物 成因环境标识、矿物表面化学 方面具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近年来,学术论文被 SCI 收录 22 篇、被 EI 收录 26 篇(含部分同时被 SCI 、 EI 收录)。现为国际矿物学学术期刊 《 The Open Mineralogy Journal 》编委;国际 粘土矿物学会会员 。
代表性论文:
(1) Hong Hanlie, Li Zhaohui, Xue Huijuan, Zhu Yunhai, Zhang Kexin, Xiang Shuyuan. Oligocene Clay Mineralogy of the Linxia Basin : Evidence of Palaeoclimatic Evolution Subsequent to the Initial-stag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 Clays and Clay Minerals 》 , 2007, v.55(5), 492-505.
(2) Hong Hanlie, et al., Authigenic Palygorskite in Miocene Sediments in Linxia Basin, Gansu, Northwestern China. 《 Clay Minerals 》 , 2007, v.42, 45-58.
(3) 洪汉烈 , 于娜 , 薛惠娟 , 朱云海 , 向树元 , 张克信 . 临夏盆地晚更新世沉积物粘土矿物的特征及其古气候指示 . 《现代地质》 , 2007, v.21, 406-414.
(4) 洪汉烈 , 薛惠娟 , 张克信 , 朱云海 , 向树元 . 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中 坡缕石 的发现及其环境气候意义 . 《地球科学》 , 2007, v.32(5), 598-604.
(5) Hong Hanlie and Mi Jinxiao, Characteristics of halloysite associated with rectorite from Hubei , China . 《 Mineralogical Magazine 》 , 2006, v.70(3), 257-264.
(6) Hong Hanlie and Tie Liyun, Deposition of gold on kaolinite surfaces from AuCl 4 ― solution.
《 Geochemistry International 》 , 2006, v.44(12), 1246-1249.
(7) Hong Hanlie, et al., The crystal characteristics of enamel and dentin by XRD method.
《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 2006, v.21(1), 9-12.
(8) Hong Hanlie and Tie Liyu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erals associated with gold in the Shewushan supergene gold deposit, China . 《 Clays and Clay Minerals 》 , 2005, v.53(5), 162-170.
(9) 洪汉烈 , 等 , 累托石 - 铬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 《 矿物岩石 》 , 2005, v.25(4), 1-5.
(10) 洪汉烈 , 等 , 雄黄矿物表面氧化过程的量子化学计算 , 《 矿物学报 》 , 2004, v.24(3), 95-98.
(11) Hong Hanlie, et al., Adsorption of AuCl 4 - by kaolinite: Effect of pH, temperature and kaolinite crystallinity,
《 Clays and Clay Minerals 》 , 2003, v.51(5), 493-501.
(12) Hong Hanlie, et al., Study on adsorption of submicrometer gold on kaolinite by 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s ,《 American Mineralogist 》 , 2002, v.87, 1-4.
(13) Hong Hanlie, et al., Effect of cooling performance on the mineralogical character of Portland cement clinker. 《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 , 2001, v.31, 287-290.
(14) Hong Hanlie, Behavior of gold in the weathered mantle at Shewushan , Hubei , China ,
《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 , 2000, v.68(1), 57-68.
(15) Hong Hanlie, et al., Supergene ore and hypogene sub-economic gold mineralization at Shewushan , Hubei , Central China ,
《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 B, 2000, v.109(3), 196-199.
(16) Hong Hanlie, et al.,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invisible gold in the Shewushan supergene gold deposit, southeastern Hubei, China, 《 Canadian Mineralogist 》 , 1999, v.37(6), 1525-1531.
学术专著:
(1) 洪汉烈,闵新民,《 量子化学方法研究矿物的表面化学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4.
(2) 参编 国家“八五”重点图书,《无机非金属材料图谱手册》,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
近年来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刚石类质同像置换及其机理研究, 1997-1999 ,主要参加者;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金在粘土矿物中的赋存形式及其机理研究 , 1999-2001 ,项目负责人;
(3)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水泥及其水化产物定量分析的全谱拟合法研究, 2000-2002 ,项目负责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高岭石的表面复合相 Au 2 O 3 及表面化学活性机理研究 , 2002-2004 ,项目负责人;
(5) 中国地质大学 211 建设项目(楚天学者),矿物的成因环境标识研究, 2005-2008 ,项目负责人;
(6)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新生代地质作用过程与第四纪环境演变综合研究, 2006 - 2010 , 主要参加者;
(7)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 分子尺度上研究高岭石-有机物分子的界面行为及其机制 , 2007-2009 ,项目负责人;
(8) 湖北省地矿局项目,湖北大梧大坡顶金矿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2007-2008 ,项目负责人;
学术奖励:
(1) 金的纳米矿物学特征研究, 完成人 : 洪汉烈 叶先贤 孙振亚,2004 年 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2) 矿物表面化学及其在环境矿物材料和矿物分离中的应用,完成人 : 洪汉烈 张高科 曹明礼 陈敬中,2007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