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侯会盟指中国历史诸侯分封制度下,强大的诸侯召集其他诸侯开会并称霸的事情。诸侯会盟的发展,体现了礼制社会的兴盛与衰败,以及强大诸侯壮大的过程。
诸侯会盟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先秦历史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其中,以周朝的会盟历史最为详细,且数量最多。据《左传》记载,周朝会盟数量至少有二百次。其中以葵丘会盟、践土会盟、黄池会盟、徐州会盟最为著名,被合称为春秋四大会盟。
从最初尊王攘夷等以礼仪治理天下的会盟,到后来为了争夺霸主以武力治理天下的会盟,无疑是周王朝从兴盛的礼仪之邦,发展到权势旁落的一个傀儡政权的写照。
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在《乾隆皇帝》中总结道:亡国速途有二,一者劳役过重,人民不堪其负,起义造反;二者,诸侯权势滔天,中央无力管制,造成诸侯自立为王,天下大乱。诸侯会盟属于第二种情况,加速了分封制度王朝的灭亡。
黄池会盟
在县城南11.3公里处、坝台村东头,周穆王曾游于此地。据《封丘县志》载:“天子东游于黄泽。歌曰:黄之池,其马喷沙,黄之泽,其马喷玉。”故春秋时叫黄池。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吴王夫差率军于黄池大会诸侯,与晋争做盟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池之会”。今仅存古黄池碑一通,建砖砌碑楼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