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传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余传仁

1942年生,河南柘城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学会河南分会会员,澳大利亚纽省中医药研究学会会员。1962年毕业于河南省豫北医专医疗系。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从事骨科临床和临床研究。对创伤、矫形骨科、中医正骨手法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曾先后担任多项临床研究课题负责人。主持的中医手法治疗肽肱骨髁间骨折临床研究获河南省1987年度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其论文刊登在《中医杂志》1988年第9期,并在首届中华儿女传统医学国际青年学术交流会上获优秀论文三等奖。“撬拔复位治疗前臂安陈旧性骨折”临床研究课题获河南省中医管理局1991年度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其论文刊登在《中医正骨》杂志1992年第2期上、在国家、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创伤.综合研究论文数篇。论文《对脊柱创伤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研究》在1990年全国脊柱外科第三届学术大会上宣读。在学术上博采众长,学习、继承、发扬了洛阳平乐正骨传统的方法“整体辨证、骨筋并重、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按摩活筋”的治疗原则。结合现代医学对中医骨伤理论和丰富的传统经验不断发扬创新,在临床长期实践研究中形成了有个人特色的手法整复系统。1985年日本国正骨团访问洛阳正骨医院,代表医院作现场手法正骨表演,博得在场中外同行的好评。在手术治疗创伤、矫形骨病上有娴熟的手术技巧,并在手法、手术之间界定疗法有突破,针拔治疗新鲜、陈旧骨折的成果及其股骨颈骨折鳞纹钉固定、跟骨骨折的针拔、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外固定钢板等非手术疗法均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特色。近期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已有突破,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矫形方面对人体肢体因发育、创伤、病理引起的肢体短缩通过微形手术进行延长,可延长5~12cm,患者痛苦小,疗效确切。同北京航各航大学共同研制的世界首台辅助治疗正骨遥操作机器人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