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般社会学家与地理学家所指的社群(community),广义而言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它可以指实际的地理区域或是在某区域内发生的社会关系,或指存在于较抽象的、思想上的关系,除此之外。Worsley(1987)曾提出社群的广泛涵义:可被解释为地区性的社区;用来表示一个有相互关系的网络;社群可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含社群精神(community spirit)或社群情感(community feeling) 。

社群主要特征:有稳定的群体结构和较一致的群体意识;成员有一致的行为规范、持续的互动关系;成员间分工协作,具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社群类型依社会学家不同的分类标准呈现差异性。仅美国社会学家埃班克的《社会学概念》一书就列举了 40 种之多。但基本上可归为两类:一是群体本身分类。如萨姆纳的内群体与外群体、我群与他群,梅约的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米德的参照群体与成员群体等;二是对群体与群体之外的社会组织分类,如库利等人按成员关系的性质,将其分为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日本社会学会将其分为基础群体与功能群体,苏联社会学家安德烈耶娃将其分为大群体与小群体,等等。其他有影响的分类,如索罗金的纵向群体与横向群体,帕克等的“地域的”与“非地域的”群体等。根据群体产生的历史过程,也有人将其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趣缘群体和志缘群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古尔维奇的集团论及帕森斯的观点,即 AG-IL理论,作为集团论的两种方向,博得较高评价。教育社会学注重研究学校组织中群体及群体间的互动关系,如教师群体、学生群体、师生互动等。[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