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场退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草场退化即草场植被衰退。主要表现为优良牧草种类减少,各类牧草质量变劣,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等。造成草场退化的原因:

①自然因素如水、热、土条件变劣,草场病虫害严重

②人为因素如毁草开荒,樵采滥伐,超载过牧等。草场退化是草场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输出入间失去平衡的结果。因草场类型不同,引起退化的原因各异,草场植被演变的趋向也有很大差别。如干旱草原由于气候干燥,放牧过度,易造成牧草生长不良,覆盖率降低,甚至引起沙化;草甸草原因水分过多,易产生沼泽化等。草场退化可使载畜量降低,影响和限制畜牧业的发展。如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大肆开垦西部草原,导致出现大范围的“黑风暴”,成为严重的历史教训。中国草原因开发利用不当,退化草场已占总数的1/3。其中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的退化草场竟占50%之多。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草场退化,是保护草场资源,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