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界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农牧界线是划分农区和牧区的地理界线。中国农、牧区大致的地理分界线是从东北斜贯西南,即东北大兴安岭东麓—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此线东南部由农牧交错区逐渐向以农为主或农业区过渡,此线西北部由农牧交错区逐渐向以牧为主或纯牧区过渡。此线两侧为农牧交错的过渡地带,即半农半牧区。上述界线的划分,主要根据家畜生态环境与牧业生产条件;土地资源结构及其利用;牲畜的饲料和饲草来源;牲畜种类;本地家畜品种与类群;饲养类型与经营方式;放牧畜群结构;经营牧业的民族等因素。农牧界线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农耕区的扩大,中国农牧区界线逐渐向北推移,农牧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对已划定的牧区实行禁止开荒、保护牧场的政策,在半农半牧区要求兴牧促农,以林保农保牧,农林牧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