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濛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八濛山

著名的古战场-八濛山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四川电视台经常出现的一则电视广告,威武勇猛的张飞挥舞手中的丈八长矛,高唱:“濛山酒,喝一口,精神抖,单枪匹马战张郃……”张飞当年战张郃的故事,就发生在今渠县渠东乡八濛村的八濛山。据南宋时期王象之编著的《舆地纪胜》载:“八濛山,(渠)县东北七里,不匝者一里,常有烟雾其上,故名。”渠江环其三面,自北向东转南而去,上山一条小道,仅容一人一骑,南面是悬崖峭壁,山势险要。

《三国志》载:“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5年)张郃自汉中进军宕渠(今渠县)文蒙头、荡,与张桓侯(飞)相拒五十余日。桓侯率精兵万余人,从他道邀郃交战。道狭,(郃)前后不得救,桓侯遂破之。邑土乃安。”传说,张飞打败曹操手下名将张郃之后,洋洋自得,用丈八长矛在八濛山石壁上凿两行隶书:“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即后世传诵的“八濛摩崖”,又叫“张飞立马铭”。由于年代久远,遗迹已壁裂字毁。清光绪年间,有人根据拓本重铭石上,民间叫“桓侯碑”。“文革”中被人打碎埋于地下。

宋朝年间,渠县人曾在八濛山上建有“桓侯庙”,明代重修,地方贤达题有庙联:

八濛山,荡曹贼,熊虎驱羊;想当年,气盖乾坤,独朝夕君子周旋,讵许俗编窥将略。

三国分,佐汉皇,蛟龙得雨;到而今惠存草木,宜伏腊遗黎奔走,犹疑高帐读兵书。

现在庙毁无存。

此外,渠县东安乡斌山村还有“大斌山古战场遗址”。明末清初,张献忠部将吴应元与地主武装郭云贵部在此“大战数十(次),小战数百”。今存寨门、水缸、柴灶、火药糟等遗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