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拼音:áo

部首:口,部外笔画:10,总笔画:13 ; 繁体部首:口,部外笔画:11,总笔画:14

五笔86&98:KGQT仓颉:RGSK

笔顺编号:2511121533134四角号码:68040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5F7

基本字义

● 嗷

áoㄠˊ

◎ 象声词,愁叹声,嘈杂声:~~(哀号声)。~~待哺(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English

◎ loud clamor; sound of wailing

详细字义

◎ 嗷 áo

<象>

(1) (形声。从口,敖声。本义:哀鸣声)

(2) 同本义 [make a hubbub;whine]

嗷,众口愁也。——《说文》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诗·小雅·鸿雁》

(3) 又如:嗷然(大喊大叫的样子)

(4) 叫呼声;喧杂声 [cry]

声嗸儗以寂寥兮。——《楚辞·惜贤》。注:“呼声也。”

谗口嗸嗸。——《汉书·刘向传》。注:“众声也。”

(5) 又如:嗷嘈(吵闹);嗷骚(喧扰,不平静)

常用词组

◎ 嗷嗷待哺 áo’áo-dàibǔ

[cry piteously for food;waiting to be fed with cries of hunger] 嗷嗷:哀号声;待:等待;哺:哺育,喂养。原意指小鸟饥饿时叫着要东西吃的样子。后常用以形容饥民渴求得食而急待解救的悲惨情景

可奈满城无粮,嗷嗷待哺。——蔡东藩《唐史演义》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字部】 嗷

【唐韵】五牢切【集韵】【韵会】【正韵】牛刀切,𠀤音敖。【说文】本作嗷,众口愁也。又【西京杂记】纷纭翔集,嘈嗷鸣啼。【玉篇】作嗸。【韵会】通作嚣敖謷熬。嗷字从口𢾕声。

《说文解字》:

【卷二】【口部】嗷

众口愁也。从口敖声。《诗》曰:“哀鸣嗷嗷。”五牢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