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地理信息 系统的可用性,为地理信息系统用户提供满足质量要求的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关 键任务之一。

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是针对空间数据的特点来进行的,空间数据的质量主要包括数据完整性 、数据逻辑一致性、数据位置精度、数据属性精度、数据时间精度以及一些关于数据的说明 。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就是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出空间数据的生产技术规程,并采取 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方法在空间数据的生产过程中,针对空间数据质量的关键性问题予以精度 控制和错误改正,以保证空间数据的质量。

空间数据的完整性主要是指数据是否覆盖到应该覆盖的范围,比如全国的数据就应该覆盖到 全国范围,一个省的居民地就应该包括全省的居民地数据;空间数据的数据逻辑一致性主要 是指数据定义的统一性,在同一个空间数据库中,数据的定义应该保持一致;空间数据位置 精度主要是指数据的地理位置精度,空间数据属性精度主要是指数据所载负的地理信息的正确性,比如,一条河流的名称是否正确、一个居民地的名称是否正确等等,空间数据时间精 度是数据本身所代表的时间信息的正确性,比如,50年代的湖泊数据与90年代的湖泊数据就 有很大的差别,关于数据的说明称为元数据,如:对于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源的说明,什么种类的地图,线划图还是影像图等。由上述简单的描述就可以看出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是一件非常庞杂的工程,假设建成一个空间数据库需要5年,而其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就要在这5年 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进行,而且还要持续到数据的维护更新的全过程。因为没有质量作保证 ,所有的劳动都可能是白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