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里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山西省侯马市张村乡小里村侯马市张村乡小里村,东与北坞,南与张村相邻。

关于小里村名来历,相传有李姓兄弟二人,老大居东,村曰大李村。老二在此地定居,村曰小李里,小李村以后随着发展又有人移居村西居住,所以原小李村就称为东小李。移西的村称西小李,因“李”与“里”同音,随着历史演变,将“李”字改写为“里”字,故名小里。

小里村明嘉靖时属曲沃县观庄乡,称小里。

小里村村民赵连生开办的面粉加工厂院内,现存的清雍正年代之后的“皇清处士正甫郭公暨配秦孺人合葬墓”,方墓碑志记载:“公离讳天奇,正甫其字也,世居曲沃之小李庄,始祖讳通,递 传至邦励,是为公高祖……”。由此可见,清雍正年代之后的小里村,曾称“小李庄”。

清光绪年间,小里村属曲沃县观庄里,称东小李、西小李,两个行政村。

据小里村郭廷秀先生介绍,东小李村,早由“东约”、“西约”两部分组成。现小里村西边,过去还有个住人不多的“新庄”。

据小里村史安邦先生讲,在五十年代农业社时期,曾听村民冯可心说过,他在村西种小块地时,发现一通石碑。石碑上面写着“东李村”。

民国十七年,小里村属曲沃县四区,称东小里。西小里属东小里村。小里时有174户,男434丁,女389口。2000年,小里村有700户,3097口人,耕地169.7公顷,人均收入2860元。

原小里村形似卧牛:村里的高庙(明王庙,又称冥王庙)是牛头,村东堡子城是牛槽,南城门是牛臀部,南大城是牛尾巴,八角楼和黄帝庙是牛的前、后蹄脚。

1958年曲沃县修浍河水库,地下水位普遍升高,西小里地处崖下因潮湿无法居住,逐渐迁到崖上与东小里合在一起,西小里原址多年前已无人居住。

清朝年间,小里村人秦廷献,字和壁。以副贡任中书,迁户部主事员外郎中,继为惠州太守。因战事,惠州城遭兵乱,残破不全,秦廷献精心修缮管理,年节省费用多万,同时扶持社会正气,杜绝诬告,杜绝送礼,惠州人民为之称颂。

1926年,东小李人郭笃生(即后任日伪曲沃知事郭连庆),自筹3000余银元,在村西冥王庙创办了汾川高级小学。1946年侯马解放后,该校迁至侯马路西完小。

1941年12月,中共曲沃县委决定,以太茅公路为界,成立马南、马北两个区委。马北区委设在小里,邱雨亭为书记。马南区委设在程村,马福安为书记。两区委的建立,推动了三区党组织的发展。1943年7月,根据革命形势发展需要,撤销了马南、马北区委。

小里村民兵连,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1946年1月,小里第一次解放后,敌我以汾河为界,南北对峙。

村里群众在民兵队长孙光烈和县工作队带领下,家家户户造石雷,在村口、巷口埋石雷,开展反奸反霸,与敌人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7年春天,小里民兵连配合攻打杨谈的大地主,攻打万户爱乡团,在蒙城公路截击敌人等,取得了多次战斗的胜利。1947年清明时,曲沃二次解放。麦收后组织民工担架队参加了攻打临汾、运城等战役,后又开赴大西北、大西南。1947年2月,孙光烈同志出席了太岳军区二分区召开的群英大会,太岳武委总会奖给小里民兵连“天罗地网,堵敌有功”锦旗一面。

孙光烈:小里村人,1905年生。1946年1月,小里村第一次解放,孙光烈任小里民兵队长,积极开展对敌斗争。此后曾担任曲沃四区武装部长,曲沃县武装副部长,后又到地区统战部、地区交通局工作,曾任地区交通局副局长兼侯马公路段段长。离休后居住侯马,1968年去世。

孙承烈:小里村人,1910年生,1934年入党,南下干部,在四川南充工作期间,任川北地委委员兼南充地委书记,后调任重庆,任重庆市委副书记、书记,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94年于重庆去世。

孙明烈(孙礼):小里村人,1914年生。青年时在校任教,经孙承烈引导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后,任曲沃县第一任县长,后调任山东省嘉祥县县长,后又调任北京国棉二厂党委书记,北京市一轻局副局长(正局级)。离休后居住北京。2000年6月8日凌晨去世。

郭春朴:小里村人,曾任天津市商业局长,离休后居住地天津。

秦克俭:小里村人,曾任驻青岛某部队飞行大队长,临钢工会主席等职,现已退休。

小里村,是原曲沃县副县长,政协主席景元祥同志的故乡。

小里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党的深化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指引下,调整产业结构,探讨主导产业,发展葡萄种植等,向新的农村经济目标迈进。

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德苴乡小里村该行政村隶属弥渡县德苴乡,地处德苴乡西南 边,距德苴乡政府所在地30公里,到德苴乡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城50公里。东邻团山村委会,南邻牛街彝族乡,西邻南涧县,北邻苴力镇。辖下村、租力等1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54户,有乡村人口1613人,其中农业人口1613人,劳动力99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53人。

全村国土面积41.25 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626.9毫米,适合种植包谷、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678亩,人均耕地1.04 亩,林地46131.40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养殖业为主。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小里村小里村所在的池上镇位于淄博市博山区的东南部,省道仲临公路横贯全境,镇内村村通油路,交通十分便捷。镇内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头有13座,鲁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其中。

小里村紧临省道依山而建,一座座小楼和砖瓦房错落有致。湍流不息的淄河从村中穿过,不仅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小里村人,更赋予了小里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秀丽。在村民建起的农家乐、休闲山庄不仅可以品尝到采自大自然的绿色食品,还可以领略到美丽的自然风景,使人流连忘返,犹如身处江南。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逐渐恢复并日益活跃。2004-2007年,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就培训农村劳动力1230万人,其中85%以上实现了转移就业。据统计,2007年,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26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5亿,扣除重复计算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源泉。[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