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鸿飞男,1948年11月15日生,辽宁盖平人。硕士学位,教授。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现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96年被邀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共发表论、译文40余篇(合英文论文3篇),合著专著3部。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政府的经济改革(以国民政府及其经济政策研究为主)和近代中国农村市场。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及其内部刊物《未定稿》上发表论文4篇(1985年起)。是中国大陆最早提出对国民政府经济政策进行重新评价的重要学者之一,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澳大利亚、日本和香港学者公开撰文赞誉。近年来又对近代中国农村市场作了创新性研究。1996年,主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该中心被称为中国的“学者特区”,全部由在欧、美获博士学位者组成)《华北与四川地区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客座研究项目,获世界银行资助,并被聘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1997年以《20世纪华北农村隐性资本市场》一文荣获“第九届太平洋盆地国家、地区财政金融会议”优秀论文奖。所发表的有影响的论文现已被国内10余种有影响的系列文献集选录,如《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中国改革成果通报》等。代表作有:1)论文:1.《近代中国镇、集发展的数量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2.《20世纪前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 1期。3,《1935年市制改革的结果》,已收入由Timwright教授编辑的《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经济》一书。美国圣马丁出版社,1992年。2)专著:1、《中华民国史纪事本末》第 2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2、《近代中国农业结构、商品经济与农村市场》,商务印书馆2000年。
学术成果
代表作有:《1935年币制改革的结果》(英文)、《近代中国镇集发展的数量分析》、《20世纪前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商品与资本市场》等分别被《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中国改革发展文库》(厉以宁主编)等国内10余种有影响的系列文献集选录。1996年完成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项目《20世纪华北与四川地区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获世界银行资助,《20世纪华北农村隐性资本市场》1997年获“第九届太平洋盆地国家、地区财政金融会议优秀论文奖”。
目前正主持关于西部资源、生态和土地制度两项国家和教育部课题。
社会兼职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兼职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华人物辞海》特约编委,四川省社科院当代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