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午楼
郑午楼博士1913年生于泰国,原籍广东潮阳沙陇乡(今汕头市潮南区沙陇镇).先后就读于泰国培英,新民,易沧学校,成绩优良,精通中、英,泰三国语言。父亲郑子彬曾在沙陇乡私塾执教,因生活困苦,青年时便南渡南洋到曼谷谋生,在亲友资助下,经营肩挑微本生意.多年后稍有积蓄便在曼谷闹市地段石龙军路创办永协兴商店,不久又创“郑春和”与“和丰发”两公司。由于经营有术,郑春和分号遍设泰国各地,闻名于东南亚。郑子彬先生热心慈善事业及中国文化教育事业。他致富后,知道贫苦人的苦经,常资助穷苦华人医药及往返唐山路费,甚至丧葬费等等,深得在泰华人广泛盛赞和爱戴。他还在国内高薪延聘教师至泰国任教培英、新民两所华人学校,鼎力扶植这两所学校壮大发展。他在家乡捐款造祠堂,办医院、学校等善举,至今仍为家乡人民称颂。郑子彬先生在泰所创的事业,得到其子郑午楼的进一步发展和弘扬,这也是郑子彬先生从小严教于子的结果。因此,在泰国潮州会馆中华人为表彰郑子彬业绩,特将潮州会馆后座大会堂起名为子彬堂,并立碑纪念。为表彰郑午楼,又将二楼会议厅定名为午楼厅,还悬像纪念。
郑午楼先生为了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泰国华侨中永远弘扬发展,1977年8月特在泰国潮州会馆设“文物馆”,并将自己家里珍藏的文物,古籍赠送文物馆保存陈列,又赠双面企式大型书橱合共24橱。他认为海外华裔是中国嫁出去的女儿,中国是母亲,同出一血脉,文化传统也相同。我们虽生活在佛邦泰国,我们应以贡献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于泰国为乐。因此,在泰国倡议造郑氏大宗祠。在泰国郑氏大宗祠与世界郑氏宗亲总会第五届恳亲大会揭幕式上,他又说:“近年西方人流传着一股寻根热潮。寻根就是调查祖先的世系族谱,有溯本追源的意思。据说日本人现在热衷到大陆云南去旅游,原因就是他们发现那里的一个少数民族与日本民族有历史渊源。”造大宗祠,使大家有了喜庆联谊活动场所,更重要的是经常聚会读书、娱乐,缅怀先人光荣历史,学习做人道理,促进身心健康。“我诚恳期望,全体宗亲要以今天的成就为新的起点,继武报恩,创业垂统,弘扬中华文化,进一步把东西方文化熔于一炉。”
近年来郑午楼博士捐资家乡办学校及自来水厂。1987年,他应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廖晖之邀,到北京访问,下榻钓鱼台国宾馆。叶飞副委员长和廖晖主任设宴欢迎,出席者还有全国侨联副主席黄军。1989年他为参加华侨捐资的潮阳县沙陇乡自来水厂而再度回乡。
郑午楼先生平时喜欢锻炼身体。他曾说,40年前,当时还年轻力壮,为负责救灾事宜,在那段时间二三年中,每天到处奔走,一切饮食起居都无定时,把身体搞坏了,引来许多毛病。后来他很注意身体健康,每天都要去打半局高尔夫球,9个洞,等于走了三四公里路,逢星期日则打全局,18个洞,等于走七八公里路。20年来从不间断。近六七年来又在家中每天早上起来慢跑20分钟。因不断运动,身体非常健康。
郑午楼先生还是一位名书法家,泰国潮州会馆及馆内各文物馆的匾额,都出自他的手笔。书法艺术形式之貌纷呈多姿。杜子美诗曾有:“书贵瘦硬方通神”。郑午楼博士的书法,笔划“瘦’,“硬’中却寓刚健婀娜秀美,平实端秀凝重中显示出传统端重之实,给人一种稳健君子之态,真是字如其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