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TV-1主持气象
1988 年开始电视天气预报播音工作, 1993 年成为我国首批走上荧屏的气象节目主持人。十六年来一直主持 CCTV-1 《天气预报》。亲切动听的声音、大方朴实的形象使她受到观众的好评。现在同时也担任 CCTV-7 《气象·农情》的主持人。
事业
CCTV“天气预报”节目首播于1993年3月1日,时年27岁的赵红艳走上电视屏幕,成为我国第一批CCTV“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
我国气象传媒事业的最早亲历者
赵红艳成我国气象电视主持人中的“元老级”人物。刚出道那会儿,值早班的日子,她凌晨4点起床,首先把声音“打开”,这是行话,就是清清嗓子、念几段文章、背几首诗词什么的。然后是洗漱、化妆……走出她在中国气象局大院里的家大约是4点50分。5点钟,她就坐在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室的办公桌前了。
那时,主持人都是“独自挑大梁”,一个人播报全天的节目,从早上6点05分“东方时空”的早间气象服务到12点30分的午间气象服务、沿海海域海浪预报、晚上7点30分的“天气预报”,直到夜里最后一档体育新闻之后的晚间气象节目,一天大约要播七八次。
“现在,值早班的工作交给更年轻的人了。” 赵红艳说这话时不无感慨,作为我国气象传媒事业的亲历者,她已经度过十几年的演播生涯…………
资料
姓名: 赵红艳
身高:160 cm
体重:×
生日:1966年7月5日
属相:马
星座:巨蟹座
血型:O 型
座右铭: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最喜欢的季节:秋季
最喜欢的运动:×
最喜欢的水果:龙眼
最喜欢吃的东西:火锅
最喜欢收藏的物品:藏装
最喜欢的花:百合
最喜欢的颜色:×
最开心的事:朋友高兴的事
最尴尬的事:局部天气不正常
最讨厌的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最爱做的事:×
毕业院校/专业:北京广播学院/播音
个人特长:×
中国医科大学副教授个人简历:
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西韩台村
198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98年获医学硕士学位,2004年晋升为副教授。
工作业绩:
科研方面:
研究方向为体温生理,主要从事体温调节和中药解热机制的研究,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沈阳市科委基金1项和校生物医药科学基础研究基金1项。
教学方面:
承担研究生、七年制、本科生等多层次的教学任务。是校CMB03-793项目生理学PBL教学小组的主要成员。参加编写《生理学》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科学出版社,2002)、《生理学复习指南和题集》(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完成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呼吸运动的调节》(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9.1
职称:副教授
所学专业:自然地理 泥炭沼泽
所在院系: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领域:湿地生态、泥炭资源利用与全新世环境变迁
一、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1. 学习 院
1987.9~1991.6,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 获学士学位
1991.9~1994.6,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 获硕士学位
1998.9~2002.6,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获博士学位
2004.6~现 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博士后
2. 工作
1994.7~1997.7,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 助 教
1997.7~2002.12,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 讲 师
2002.12~现 在,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 副教授
二、教学工作
主讲“地球概论”、“天文学基础”及其实验,指导毕业论文和教育实习。
三、科研项目
1东北师大青年基金项目“从长白山地泥炭沉积重建该区全新世古环境”, 2001~2005,主持;
2 长春市科技局项目“泥炭水煤浆添加剂”, 2002~2004,主持;
3 吉林省环境保护局项目“复合型生物质型煤粘结剂”,2004年鉴定,主持;
4 吉林省外国专家局引智项目“有机肥产业化技术”,2004年完成,主持;
5 吉林省科委项目“泥炭污油吸附剂研究”, 1990~1992,参加;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小兴安岭森林沼泽植物与泥炭间营养物质交换”, 1993~1995,参加;
7 吉林省科委泥炭水煤浆添加剂研究, 1992~1995,参加;
8 吉林省林业厅项目“吉林省湿地调查”,1996,参加;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白俄罗斯与东北泥炭沼泽特性对比研究”, 1994~1997,参加;
10 吉林省科委项目“泥炭水煤浆添加剂产品中试研究”, 1996~1999,参加;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合作)项目“东北季风区6000年来环境变化的定量重建”, 1997~1999,参加;
12 吉林省科委项目“吉林省东部有机非金属矿产开采迹地生态修复技术”, 2002~2004,参加;
13 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泥炭沼泽大气-植物-泥炭界面系统中有机碳通量与转化过程研究”, 2002~2004,参加;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北平原孢粉分析与定量气候研究”, 2003~2005,参加;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泥炭纪录的全新世东亚季风突然变化事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2003~2006,参加。
四、科研成果(1997年以来)
1祖文辰,赵红艳. 白俄罗斯泥炭沼泽的起源利用和保护,东北师大学报,1997(1):110~115。
2 张则有,赵红艳. 沼泽的自然功能与社会功能,东北师大学报,1997(2):78~82。
3 白燕,赵红艳,祖文辰. 中国东北与白俄罗斯泥炭藓泥炭特性的对比研究,东北师大学报,1997(2):98~103。
4 赵红艳,白燕,张则有. 合理利用泥炭地的理论基础与实现措施,东北师大学报,1997,(4):115~118。
5 赵红艳. 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探讨,《中国湿地研究与保护》,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54~360。
6 张则有,赵红艳. 21世纪泥炭及其腐植酸开发技术与市场分析,腐植酸,2000(3):1~9。
7 Zhao hongyan. WISE USE WETLAND SOIL RESOURCES IN THE WEST OF JILIN PROVINCE, CHINA,Sustaining our peatlands-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Peat Congress,2000:800。
8 Zeyou Zhang & Hongyan Zhao. Strategy on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Chinese peat resources,Sustaining our peatlands-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Peat Congress,2000:180。
9 赵红艳,王升忠,何春光. 吉林省敦化地区泥炭成矿类型及性质,东北师大学报, 2001, (2):93~96。
10 赵红艳,白燕,赵霞. 敦化泥炭矿物质组成的研究,东北师大学报,2002(1):77~80。
11 赵红艳,许林书,李波. 吉林省西部湿地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利用,东北师大学报, 2002(2):1~5。
12 赵红艳,郄瑞卿,白燕等.敦化大桥泥炭土有机质及其组分研究,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3):65~67。
13 赵红艳,冷雪天,王升忠.长白山地泥炭分布、沉积速率与全新世环境变化,山地学报, 2002,20(5):513~518。
14 赵红艳,王升忠,白燕,冷雪天.近10年来我国泥炭地学的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002,17(6):848~854。
15 白燕,陈淑云,赵红艳. 泥炭腐植酸液体肥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腐植酸,2002(3):35~36。
16 Hongyan Zhao, Yan Bai, Shuyun Chen. ANALYSIS ON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HERBACEOUS PEAT AND THEIR USE FOR THE VEGETABLE, GRASS AND FLOWERS.Peat in Horticulture-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2002,Sep.Estonia.
17张则有,赵红艳. 新型高效环保肥料产品开发技术与市场分析,腐植酸,2003(3):1~9。
18冷雪天, 王升忠, 赵红艳等,我国贫营养泥炭沉积的物质组成、理化特性及水化学环境分析,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22(2):114~119。
19 赵红艳,王升忠,李鸿凯. 长白山地区全新世泥炭剖面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古地理学报,2004,6(3):355~362。
五、社会兼职
中国煤炭学会泥炭与腐植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吉林省泥炭学会会员和《腐植酸》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