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江油市厚坝镇区域概况
厚坝镇位于四川江油市北部42.5公里处的丘陵地区,因场镇周围的潼江冲积平坝土质厚实肥沃而得名。东临河口镇及重兴乡,南接小溪坝镇和重华镇,西连文胜乡,北与二郎庙镇接壤。厚坝镇原名厚坝乡。1952年建政时与青林口合为青寿乡,1955年建立厚坝乡,隶属青寿区(1956年更名为马角区);1959年改名为厚坝公社,1980年恢复为厚坝乡,1984年建制为厚坝镇,1988年10月将百胜乡及文胜乡划入厚坝镇管辖。1992年撤区并镇时将百胜乡并入厚坝镇,面积61.4平方公里,辖11个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2.8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9252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厚坝镇坚持“工业兴镇”的发展战略,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于1993年跨入四川省乡镇200强行列,1997年全镇实现了小康目标。现为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四川省乡镇企业示范区。2000年耕地面积19196亩,主要分布在潼江及百胜河沿岸。人均耕地近1亩。森林覆盖率36%左右。
厚坝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3])
总人口
21787
男
11198
女
10589
家庭户户数
6983
家庭户总人口(总)
21350
家庭户男
10823
家庭户女
10527
0-14岁(总)
4110
0-14岁男
2086
0-14岁女
2024
15-64岁(总)
16194
15-64岁男
8350
15-64岁女
7844
65岁及以上(总)
1483
65岁及以上男
762
65岁及以上女
72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0992
资源环境
按地形划分,厚坝镇属丘陵宽谷区,常年降雨1140毫米左有右,主要集中在6-9月。年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 4℃,年均气温15℃左右。无霜期240余天。
矿产主要以石灰石为主。旅游资源有万寿村的宋代壁画,犀牛村的宋代青铜文物等。
经济发展
2000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7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600余万元。粮食总产量11692吨,生猪出栏20132头,小家禽出栏9万余只。人均纯收入2552元。2001年,厚坝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生姜种植面积1153亩,蔬菜种植面积4231亩,水果种植面积1713亩,西瓜种植面积220亩。经济作物总产值952万元。生猪出栏22032头,小家禽129962只。劳务输出比2000年增加600余人,总人数达到3800余人。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4176万元。[1]
境内有国营企业川投长特公司第二钢厂及八五七厂。现有乡镇企业近千个,骨干企业主要有:金丰钢管厂,铁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白阳水泥有限公司,江宏线缆有限公司,鸿泰钢业有限公司,百胜化工厂等20余家。2000年创工业总产值2.5亿余元,乡镇企业总产值5.4亿余元。
集镇建设
厚坝镇自1993年被列入省级小城镇试点镇以来,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镇建设日新月异。集镇建成区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万余人,街道纵横交错、高楼鳞次栉比。建有35KVA输变电站一处,2000年底完成了天然气安装工程,能源供应十分充足。自来水日供水能力3000吨,能保证场镇居民生活用水。程控电话系统全面开通,有线电视能收看到18套节目。环卫、绿化设施配套,街道整洁,环境优美。2000年,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获国家建设部表彰。
祖国西南大动脉—宝成复线铁路及绵广高速公路纵穿全境,江油市南北主干线—中雁公路从该镇中心穿过。宝成铁路在该镇设有站台,绵广高速公路在该镇设有进出口。90%的通村级水泥公路,总长度达36公里。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全镇共有中、小学校13所,其中,初中2所、中心小学校2所、村小9所;幼儿园7所。 有综合医院2所,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站11所;有计划生 育服务站1所。建有文化广播电视中心,成立有厚坝镇体育协会、老年协会等文化组织。建有影剧院2处,游泳池1处,公园1处。厚坝人民的文娱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2008年10月6日,厚坝镇召开全体机关干部会议,镇党委书记熊大斌代表全体机关干部对新到的3名大学生村官表示热烈欢迎,对他们提出以下要求:
一是希望他们在工作中多向老同志、老干部学习,多问、多做事,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二是加强学习,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同时,镇党委确立了三名副职领导为帮带人,着力培养3名大学生“村官”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要求其每半个月向帮带领导汇报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重点汇报农村工作情况;并将3名大学生“村官”安排在镇党政办、镇民政办和经济发展办协助工作,要求他们尽快熟悉农村工作,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方便他们工作和生活,镇机关为其安排了住房,提供了较好的办公环境。[2]
2、重庆市开县厚坝镇基本概况
厚坝镇位于开县东部,地处三峡库区小江回流处,镇政府坐落在开云路距老县城10公里的古墓岭,海拔168米。距开县新县城12公里。全镇辖7个村(大坝、红宝、石龙、青坪、大安、群联、厚坝),81个村民小组,其中非农业人口788人,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米658人。镇区属浅丘河谷区,丘陵低山地貌,地质出露有第四系新冲积、侏罗系沙溪庙组两个层段。土壤以冲积土、紫色土为主,全镇形成“四山三丘三分坝”的地理特征,全镇最高海拔822米(群联村船儿寨),最低海拔156米(红宝村猪草坝),气候比较温和,年均气温 14.5~18.5℃,一月均温3~7℃,七月均温25.4~29.4℃,年降水量1227~1326毫米,无霜期266~306天。由于地势低洼,不易散热,盛夏酷热程度较高,最高气温可达43℃,堪称全县之最。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4])
总人口
31262
男
16493
女
14769
家庭户户数
9459
家庭户总人口(总)
31262
家庭户男
16493
家庭户女
14769
0-14岁(总)
8620
0-14岁男
4800
0-14岁女
3820
15-64岁(总)
20619
15-64岁男
10715
15-64岁女
9904
65岁及以上(总)
2023
65岁及以上男
978
65岁及以上女
104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1110
经济发展
全镇现有耕地819公顷,其中田642.7公顷,地176.3公顷,人均耕地0.37亩。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6500万元,人均纯收入2016 元;粮食总产量达12856吨,人均产粮399公斤。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薯类。经济作物以花生、西瓜、油菜、大栅蔬菜为主,水果以柑桔、杂水量为主。全镇普遍推行良种水稻,平均亩产突破800公斤,再生稻蓄留面积达7500亩,平均亩产达到300公斤。河漫地膜玉米达5510亩,柑桔年产量达 27280吨。养殖业全年生猪存栏达19985头,大型养殖基地2个,种养大户118户。森林面积18000多亩,其中退耕还林723公顷,森林覆盖率占 42%以上。全镇拥有私营企业35家,从业人员966人。劳务输出7984人,劳务收入达2258万元。
现有初级中学1所,私立初中1所,中心小学2的,村校10的,幼儿班点12个,九年义务教育已普及;卫生院1 所,村卫生室26个,有医师117人。光缆加密电视覆盖全镇7个村,广播、通讯、邮电、运输等社会事业蒸蒸日上。
开云公路横穿镇境,万开公路途经该镇,全镇7个村81个村民小组均通公路,村社级公路总长度达800余公里。三峡工程仅有的一处防护堤建在该镇。现有水库 8座,其中小二型水库5座,(小二型三茂、珠宝、五丰、大兴、三中)山平塘1333口人饮池2376口,总蓄水量530万方,保灌面积9000余亩。
厚坝镇是三峡工程开县库区的移民重镇,全镇淹没1个集镇,12个村,6763户,10550人,淹没各类房屋25.5万平方米;淹没耕园地 3194.5亩,其中良田6199亩;移民动迁人口达15500人。到目前,通过多渠道进行生产安置移民6670人,已完成生活安置6183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厚坝场为开县古老集镇,街道一条,商住户数百家,现为全淹搬迁地区,但至今尚未开始搬迁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