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复旦大学教授陈国荣简历(教育背景)
1945年11月生,汉族,九三学社成员。1969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学系电子物理专业。现为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力学与技术科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光存储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电子学会理事; 中国真空学会高级会员、上海市真空学会会员,上海市真空学会薄膜专业委员会主任。《功能材料》杂志编委。曾先后在日本NEC-ANELVA公司、日本庆应大学、日本工业技术院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现改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作访问研究或客座研究员多年。多次承担863和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并曾担任项目负责人和863项目课题组长。业务专长:真空与薄膜技术、纳米电子学、光电信息存储材料和技术等。已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内外专利7项(其中美国、日本专利各一项),已受理专利12项(包括3项日本专利),合编著作1部。
学术任职
●复旦大学力学与技术科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专家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电子学会光存储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电子学会理事
●中国真空学会高级会员
●上海市真空学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真空学会薄膜专业委员会主任
●《功能材料》杂志编委
多次承担863和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并曾担任项目负责人和863项目课题组长。
研究方向
真空与薄膜技术
纳米电子学
平面发光与显示
光电信息存储材料和技术
2 浙江省致公党秘书长陈国荣陈国荣,男,1963年1月出生,汉族,浙江杭州人,新加坡侨眷。文化程度大学,高级工程师。2000年12月加入中国致公党。现任致公党浙江省委会秘书长,浙江省政协委员。

1984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机械系,1984年至1992年任杭州缝纫机厂科研所助工、工程师,1992年至1998年底任浙江省机械设备成套局事业发展处副处长、处长、高级工程师,1998年底任职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挂职)。2001年1月调致公党浙江省委会工作,同年7月至2002年5月任致公党浙江省委会副秘书长。2002年5月起至今任致公党浙江省委会秘书长。
3 陈国荣 1940年4月生,四川江油人,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二中学高中政治教员,中学高级教师。1964年甘肃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主要研究方向:高中政治课教学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主要著作:1997~1999年主编或参与编写《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手册,1997、1998年两年由山东音像出版社出版,1999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4 陈国荣 1943年7月生,湖北浠水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武汉市汉阳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经济师,汉阳区第九、十、十一届人大代表。1964年8月~1968年8月任陆军一军一师三团战士、班长;1968年8月~1975年9月任武汉市汉阳区公安分局干部;1975年9月~1980年3月任汉阳区委办公室调研科干部;1980年3月~1987年7月任汉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科长、副主任;1987年7月~1990年12月任汉阳区琴断口街办事处党委副书记、主任;1990年12月~1992年12月任汉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第一副主任(正处级);1992年12月~1993年2月任汉阳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1993年3月至今任汉阳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他在区委办公室工作期间,写出十多篇调查报告,其中,1979年写出的题为《小小三代店,方便一大片》的调查报告,反映了街道发展第三产业的情况,受到了市委书记、副书记的重视,在报告上作了批示,印发全市参考。在汉阳区政府工作期间,组织有关部门制订了全区"七五"规划,并起草了经济体制改革方案;还编制了《汉阳风景名胜》一书,印发5万份,宣传了汉阳区的风景旅游区建设;并组织协调建立了5个集贸市场,活跃了市场;组织了三次全国卫生检查迎检工作,取得了好成绩。在街道办事处工作期间,推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企业股份合作制,发展了街道经济。在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期间,写出了《浅谈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浅析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权问题》、《浅论区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权》等论文。
5 陈国荣 男,1945年12月生,福建省莆田市人。福建省三明钢铁厂职工医院内科,主治医师。论文《散发性脑炎20例临床分析》发表在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国家级杂志》CN14-1132/R1995年第 8卷第3期。本文在1996年12月录用至《中国医药卫生学术文库》论文编号1904270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著作权证书编号:YB1729。论文《散发性脑炎延误诊断7例分析》发表在福建医药杂志CN35-107/R1995年第17卷第一期,"论文《蜘网膜下腔出血延误诊断二例》发表在福建医药杂志CN35-1071/R1992年第14卷第5期。论文《乌头硷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2例报告》1996年5月6日中国中医药学会在黄山全国中青年中医学术研讨会大会交流。论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分析(附44例报告)》发表在医师进修杂志《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CN211229/R2000年增刊。论著《散发性脑炎病因及命名的探讨(附26例报告)》被纳入1998年西欧5国(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98中医治疗慢性疑难病国际交流研讨会论文集。该论著正式发表在亚洲医药杂志《国际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 CN91(外)-3852000年4月第11卷第4期;他曾多次获得单位先进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在1996年4月曾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通知录用至《中华特色名医辞典》。1997年6月入选由世界医药研究中心及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编辑的《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并担任中华名医协会理事。他曾多次被邀请参加加拿大、泰国、香港等地举行的地区性医疗卫生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在2000年5月出日连续2次被世界卫生组织邀请参加于2001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第8届世界危重病症医疗学术会议。

6陈国荣,女,1951年4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75年7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工系并留校工作。1989—1991年国家教育部公派到法国里昂第一大学第二有机化学实验室进修。1992—1994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作客座研究。1996年、1998年、2002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法国里昂第一大学法国国家科研中心5622联合实验室合作研究。学术兼职:中国药学会会员,《应用化学》编辑部审稿专家。国家精品课程《制剂工程》主审。
陈国荣教授

陈国荣,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 年8月出生,1980年元月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工系电瓷专业,1993年在南京电瓷总厂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94年考入华东理工大学无机材料系攻读博士学位,1997 年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8年在华东理工大学晋升为教授,2001年5月任校无机材料研究所所长。2000年5月由国家公派在意大利国家能源、环境、新技术研究中心(ENEA)做访问研究一年,随后三次应邀对ENEA 进行短期访问研究,还分别应邀对捷克国家科学院物理所,捷克PARDUBICE 大学基础无机化学系,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部及法国RENNES大学玻璃与陶瓷国家实验室做短期访问研究。
【学术兼职】
现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委员会委员,上海硅酸盐学会理事,《硅酸盐通报》编委,《中国物理快报》特约评审人。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非晶态材料,尤其是光电子与发光材料、非氧化物玻璃的研究。
【主要学术成果】
历年来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 、EI摘录40余篇次,论著1部(第二作者),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第二发明人,申请3项(第一发明人2项,第5发明人1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2000年以来参加各类国际会议10余次,其中做口头报告5次,任分会主席2次,承担与日本、英国、意大利、法国等科研机构或公司的国际合作项目多项,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和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各1项,科技部中捷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2项,中法先进研究计划(PRA)项目1项,均为项目负责人。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编:2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