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教授男,生于1971年10月,汉族,山西省大同市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1年9月-1995年7月山西大学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1995年9月-1998年7月山西大学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毕业;1998年9月-2001年6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毕业。2001年7月始在山西大学外语学院任教,并兼山西大学外事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山西大学外国语语言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方向:语用学
其主要技术、艺术、能为、学识、成果或业绩介绍:
A.论文
1. 话语标记语的顺应性解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 语言和性别:差异和共性并重研究.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
3. 经验现实主义与语用学研究.现代外语,2001年第4期。
4.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现代外语,2001年第1期。
5. 显性施为句的顺应性解释.外语学刊,2001年第1期
6. 大众传媒中的文化内涵-广告语言背后的文化.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4期
7.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外国语,2000年第6期
8. 从Noam Chomsky论语用学的性质看语用学.现代外语,2000年第3期
9. 语用学新解-Jef Verschueren 新作评述.现代外语,1999年第4期
10.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当代语言学》(即出)
A.论文集
1.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会话分析,《话语分析》,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年。
2.广播新闻语篇的语篇分析,《话语分析》,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3.The Cultural Loads in Mass Media Language, 《企业与传播:第二届中法跨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香港开益出版社,2001年。
4.话语修正策略的顺应性解释, 即将由香港语言学会出版。
5.A Pragmatic Analysis of Codeswitching in China: An adaptation Approach, 《语言理解、社会文化与外语教学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语用学:
语言理解、社会文化与外语教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 论英语拼写的简化,《外语教学与研究论文集》,新华出版社,1996年。
B.专著
1. 《英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2. 参编《当代语用学》,撰写“言语行为与会话分析”和“跨文化语用学”两章,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待出)。
C.会议论文
1. 体育评论中的语言倾向问题,第七届中国语用学研讨会,苏州大学,2001年8月。
2. “The Chinese/English Codeswitching as Realization of Adaptation to Social Conventions”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Pedagogy: Building Bridges & Meeting
Challenge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2001年5月。
3. 会话修正策略的顺应性解释,香港研究生语言学论坛,香港城市大学,2001年4
月。
4.A Pragmatic Analysis of Codeswitching: An Adaptation Model, 第八届当代语言学研
讨会,广州,2000年10月。
5.电子邮件的语篇分析,研究生教育新纪元,1999香港研究生教育会议,1999年12
月。
6.Pragmatic Analysis of Chinese/English Codeswitching in China, 第六届中国语用学
会议,西南师范大学(重庆)1998年8月。
D.科研项目
1.英汉话语联系语的语用认知对比研究”,负责子课题:A. 英汉话语联系语的顺应性特征与功能;B.英汉话语联系语在人际交际中的语用礼貌功能,参与何自然教授的国家级课题(00BYY002),2000年-2002年。
2.“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参与何自然教授的教育部重大课题(2000ZDXM740009)2000年-2003年。
3. “程式性行为与对应话语模式研究”, 参与钱冠连教授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重大项目(0102021),2001年-2003年。
4.“性别与语言研究”:参与李悦娥教授的国家人文社科项目
5. “外语教学中的语用因素研究”,参与李悦娥教授的山西省出国人员基金项目
6.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因素研究”, 参与贾秀英教授的山西省出国人员基金项目
7. “WTO与外语教学”,主持W ,山西省教委项目,2002年-2003年。
E.其它
1.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导读.参与撰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2000年.
2.“语用学”设计问题和主要概念的解释(http://www.eclass.com),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远程网上研究生教育所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