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思茅镇地处北纬22°42′,东经100°59′;海拔高1302米。属亚热带气候,最高气温35.7℃,最低气温3.4℃,年均气温17.7℃。年无霜期352天,年均日照2159.7小时。年均降雨量1535.4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被过往游人誉为“天然氧吧”。

清雍正七年(1729年)于蛮络坡设通判,筑土坡,建街市置总茶店,营普洱茶的加工贸易。1735年升设同知,筑砖城。1897年设思茅海关开征进出口关税,1914年普洱道尹公署迁入思茅。1926年又因避疟疾回迁普洱。1955年思茅专区专员公署,人民解放军29师、思茅军分区先后入驻思茅,思茅城是思茅市翠云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思茅镇始建于1913年。1935年改称复兴镇,1951年改称复兴区,1956年复称复兴镇,1968年改称红武镇,1976年复称思茅镇至今。全镇辖8个社区、5个村民委员会。2003年全镇常住人口71624人,农村人口13028人。辖区面积203.5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边城东路12号。

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55年来思茅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党的十六大以后,思茅镇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各项工作,带领全镇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取得2003年各项工作的好成绩:①全镇完成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总收入2.18亿元。②完成财政收入2159万元。③完成粮豆总产量368.57万公斤。④完成蔬菜总产量1457.58万公斤。⑤完成鲜鱼产量76.86万公斤。⑥完成生猪出栏12000头。⑦完成家禽出栏10万只。⑧完成松脂产量500吨。⑨完成农民人均纯收入2643元。⑩完成退耕还林500亩,荒山造林585亩,年内无重大森林火灾。

近年来,思茅镇抓住地处城区的有利优势,结合全区“中国茶城”建设,大力发展集镇建设,城市绿化美化、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镇人各种通讯、交通、旅游、宾馆、服务等基础设施功能齐全,具有较好的投资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