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历史汉中市第四中学创建于1938年,最初为天主教会学堂,原名为“南郑私立明德女子初级中学”。创办之初,以明德街育婴堂前院为校址,有校舍楼房32间,基金 2万元,由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的余继贤担任校长。从1938年到1940年秋,相继招收新生各一班(女部),开创了汉中女子教育之先河。1940年,日寇轰炸汉中,为了师生安全,学校迁往城固县古路坝天主堂,直到1943年春,抗战形势好转,学校才迁回汉中原址。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值“明德女中” 建校七周年,这时学校已发展到初中三个年级五个班,有学生180人,教职工22人。1946年秋,学校开始招收男生(但仍分男女二部制),1948年将校名改为“南郑县私立民德初级中学”,并开始了男女生合班上课。1952年,为了维护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主权,政府接受了社会各界人士和全校师生的正义要求,接管了学校,改校名为“南郑县第二初级中学”,接管时,全校共有4个班,学生175名,教职工16人,仅有82间房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到2000平方米),图书、理化仪器一无所有,全校占地面积近6亩。1954年学校更名为“汉中市第二中学”,1958年更名为“汉中市第四中学”。
学校现状汉中市第四中学创建60多年来,历经风雨坎坷,有过辉煌也有过挫折,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学校发展曾一度处于低谷。当时学校设备简陋、资金短缺、校风差、质量低、人心散,但是,这座历史悠久的学校谁也不能让她倒下去,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从1992年开始,新一届领导班子坚持一个宗旨:“办一流学校,育高素质人才”;建两支队伍:“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积极推进三大战略:“名师名校战略、科研兴教战略、质量立校战略”。在四中师生的努力下,1994年冲出低谷,继而一路领先,学校连年被评为区“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教育教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创佳评差最佳单位”。在学校管理方面,97年首批被命名为汉中市管理规范化学校,2001年在汉中市首届名校论坛活动中总分第一,获全市一等奖,在2002年汉台区首届校长论坛活动中,安新校长获全区一等奖。在德育工作方面,学校先后被命名为汉台区德育优级学校、汉台区文明标兵单位、汉中市文明校园、汉台区文明诚信窗口学校、汉中市德育优秀学校、陕西省卫生先进单位,2004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校园”。在教学研究方面曾在汉台区素质教育展示活动中获初中组第一名,先后三次被评为汉中市教研教改先进单位。2003年承担全国十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教学与研究”的实验,还被确定为省、市青少年科普实验学校、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学校,2004年被命名为汉中市素质教育优秀学校,被区委、区政府首批命名为“汉台名校”,被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课改先进单位”、“陕西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荣誉称号。汉四中以其管理科学规范、设备精良、教学手段先进、师资力量雄厚、育人环境优美,校风正、学风浓、质量高在汉中享有盛名,已成为汉中有口皆碑的明星学校。
学校现占地21.52亩,建筑面积9311平方米。近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有32个教学班,2400 多名学生,120名教职工。学校教学设施完善,教学手段先进,有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有豪华型一类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有多媒体电子教室、语音室、电子备课室,有音乐教室、美术画室、图书室、阅览室、医疗室。学校安装了校内程控电话网,建起了多媒体闭路电视系统,调频广播系统和演播厅,其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为教育科研、新课程改革、教学手段现代化以及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学校被命名为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师云集。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62人、专科学历的48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中学高级教师20人,一级教师45人;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市级名师等46人;区级以上中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或常务理事8人。近年来,安新等13人被评为汉中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涌现有汉中市名师赖秀莲,市、区级优秀教师王胜学、李建武、刘素兰、李晓燕、郑秋月、郭莲清、翁阳艳、冉宝华、龚新强、朱泽庆、孙丽华、杨芳、黄丽华等。教师们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参加各种赛教课、公开课、示范课,取得了丰硕成果。甘先安、安红琳等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奖励,安新、郑秋月、甘先安、屈明、周晓刚的论文编入《汉台区教育教学论文汇编》,甘先安老师在省、市中学物理实验技能与创新大赛中均获一等奖,赖秀莲、强延波、李学慧、黄秋红、郭晓忠、申艳茹、屈明等7名教师获省级优秀辅导教师奖。在论文评选和学科实验技能与创新大赛中,仅2004年学校就有50多名教师受到区级以上表彰奖励。
发展前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目前,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师生集中全力抓质量、加快步伐搞建设、解放思想抓课改、同心协力谋发展,正努力向省级名校、省级示范中学迈进。
现任校长:
王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