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总督府是1910年日韩并合后,大日本帝国为了统治朝鲜而在京城(今日首尔)景福宫内设立的政府机构。
朝鲜总督直隶于大日本帝国天皇,掌握朝鲜的军事,立法,行政,司法全权。总督下设置政务总监、总督官房,五部(总务部、内务部、度支部、农商工部、司法部)。另外,设有中枢院、警务总监部、法院和铁路司等机构。
朝鲜总督府统治时期可以分为三期;
用宪兵警察武力镇压反对派的武断统治(1910年-1919年); 比较融和的文化统治(1919年-1937年); 为进行战争动员人民的战时体制(1937年-1945年)。 1945年9月,最后总督阿部信行投降于美国占领军。
朝鲜总督府大楼于1926年完工,1995年被韩国总统金泳三以“清除日本统治时期象征”为由拆除。
大楼建筑1995年之前的旧朝鲜总督府大楼坐落在景福宫[1]前面,于1926年建成,聘请了在日本开办事处的德国建筑师George de Lalande设计,他死后由日本建筑师(野村一郎、国枝博等人)完成,楼高四层。
朝鲜总督府大楼在宫殿正门的光化门上建筑[2]、朝鲜王朝的正宫——景福宫周围的建筑物虽拆掉不少(一说八成以上[2]),但保留了正殿——勤政殿、庆会楼等大部分具象徴意义的建筑物。落成后成为朝鲜行政中枢地带。大楼完成后从街道放面就看不到宫殿,因此朝鲜民族(朝鲜人)认为总督府大楼是屈辱历史的象征。
建筑概要
层数:5层/构造:钢筋水泥
面积:2,134坪1合6勺(约7,055m²)/总楼面面积:9,619坪7合5勺(约31,800m²)
高度:75尺(约22.7m)、中央塔高180尺(约54.5m)
房数:257室/大房间:210坪(约694m²)/大会议室106坪4合(约351m²)/样式:复兴式
外墙:花岗岩(取自汉城东大门外)、内部墙壁铺上炼瓦
费用:636万4,482圆(其他外围仓库及内部整理费38万7,500圆)
独立后的大楼
1948年8月大韩民国政府成立的同时,旧总督府大楼变成政府办公大楼,称为中央厅,大韩民国的成立宣言也在此宣读。
自此韩国内部对此大楼存废意见分歧,虽然改为韩国的国立中央博物馆,依然有人认为是屈辱历史的象征,争论不休。最后因为政府决定要修复王宫,故此决定拆卸大楼。政府曾经考虑整栋建筑移走,可是因为费用过于高昂,所以于1995年拆卸整座大楼,只保留尖塔部分,放在天安市郊外的“独立记念馆”展览。遗址则复元为王宫的一部份,现在是王宫的正门。
警察机构
韩日并合前的1910年7月,韩国统监寺内正毅任命明石元二郎宪兵队司令官兼任警务总长,从此宪兵与普通警察一体化,称为宪兵警察制度。韩国并合当年“宪兵警察”与“一般警察”合共7712名(当中朝鲜人4440名)。“宪兵警察”有2019名(当中朝鲜人1012名)[3]。
日本军和警察派驻朝鲜各地,宪兵以外的军人也担当统治的角色与执行警察的工作,因为在同时期开设的西大门刑务所负责囚禁不少独立运动家并执行处刑而为人所知。。他们也严重镇压朝鲜争取独立的运动和抵抗日本支配的运动[4]。后来宪兵警察随着改用文化政治而废止。虽然朝鲜总督府警察转变普通警察,但仍然拥有连日本本土的警察都没有的机枪和野炮等重型装备,保留着准军事组织的作风,以对付从大日本帝国统治范围以外的中国境外独立派武装势力。
职员
朝鲜总督府完全接收大韩帝国的政府机构,最初开始就已经有很多朝鲜人官僚,跟其他外地政厅,例如台湾总督府,从零开始有所不同。
王公族・朝鲜贵族设有具特权的身分制度,韩国的旧皇族成为王公族,并合韩国有功者成为朝鲜贵族。
朝鲜总督府的组织朝鲜总督府的组织自1910年设立以后经过几次改编。其中以1919年8月与1943年12月的官制改正的规模比较大。
1910年10月
朝鲜总督府 总督官房
总务部 - 人事局、外事局、会计局
内务部 - 地方局、学务局
度支部 - 司税局、司计局
农商工部 - 殖产局、商工局
司法部
朝鲜总督府所属官署(主要)
中枢院[5]。
各道 警务总监部 裁判所 监狱 铁道局 通信局 専卖局 临时土地调查局
1919年8月
撤销总督府的“部”、内务部所属的学务局改为总督直属的同时,撤销宪兵警察制度及独立官厅的警务总监部,改设属于总督府内部部局的警务局。
朝鲜总督府
总督官房 - 庶务部、土木部、铁道部
内务局 财务局 殖产局 法务局 学务局 警务局
朝鲜总督府所属官署(主要)
中枢院 通信局 専卖局 各道 裁判所 监狱
1943年12月
撤销总督府属下的总务局、司政局(内务局的后身)、殖产局、农林局、铁道局、专卖局等6局,新设农商局、矿工局、交通局等3局。终战时朝鲜总督府由总督官房及内部部局6局、外局2局构成。
朝鲜总督府
总督官房 财务局 农商局 矿工局 法务局 学务局 警务局
朝鲜总督府所属官署(主要)
中枢院 通信局 交通局 各道 裁判所 刑务所
历代朝鲜总督对比台湾,大日本帝国政府比较重视朝鲜。出任韩国统监、朝鲜总督的官员都是地位相当高的政治家、军人,比起出任台湾总督的都要高级。总督中除了斋藤是海军大将以外全是陆军大将。
韩国统监
伊藤博文(1906年 - 1909年) 曾祢荒助(1909年 - 1910年) 寺内正毅(1910年)朝鲜总督
寺内正毅 1910.10.01--1916.12.16(兼任陆军大臣至1911年、1911年以后专任)
长谷川好道 1916.12.16--1919.08.12
斋藤实 1919.08.12--1927.12.09
宇垣一成(临时代理)
山梨半造 1927.12.10--1929.08.17
斋藤实 1929.08.17--1939.06.17
宇垣一成 1939.06.17--1936.08.05
南次郎 1936.08.05--1942.06.15
小矶国昭 1942.06.15--1944.07.25